原标题:世界法医学奠基人——宋慈

海峡法治在线4月12日讯 宋慈,字惠父,号自牧,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出生于福建建阳县童游里(今建阳区童游街道)。宋慈的祖先自唐朝宋文贞的七世孙宋仕唐(字世卿)入闽任建阳丞之后,便在建阳定居下来。父亲名巩,以特科进士身份出任广州节度推官。宋慈自幼即聪明好学,拜同乡前辈、朱熹的得意门生吴雉为师。因此,他有机会逐渐接近朱熹的其他弟子,时常与杨方、黄[人][木]、李方子、蔡渊、蔡沉这几位儒士名流往来,学问大有进步。后来宋慈进入太学,有幸结识了主持这所太学的太学博士真德秀(西山先生)。宋慈在太学里读书非常用功,尤其文章写得很好。真德秀盛赞他的文章源流都是从心灵肺腑深处发出来的,因此宋慈又拜其为师。

嘉定十年(1217),宋慈中进士乙科,授浙江鄞县县尉,适逢父亲宋巩病重,并于两年后病故。宋慈居家侍奉与服丧,而未赴鄞县之任。直到宝庆二年(1226),41岁的宋慈始上仕途,任赣州信丰县主簿。次年,将帅郑性之招聘他为幕僚。宋慈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就在他奉命去江西平定农民起义时,与他交游甚密的建阳县令刘克庄为他饯行,并赠《满江红·送宋惠父入江西幕》词二首,以词规劝宋慈采用安抚、纳降的方法对待起义军,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任期届满,江西提点刑狱使叶宰聘他为幕僚。宋慈得以升任合入官。

绍定四年(1231),招捕使陈[人][木]赏识宋慈的才华,推荐他出任长汀县令。当时汀州盐贵,宋慈分析乃缘于溯闽江运盐,隔年而至,官贾从中盘剥之故,遂请闽盐改运于梅潮地区,往返仅需三个月。此后,汀州之盐质优价廉,百姓无不讴歌载道。端平二年(1235),枢密院知事曾从龙督视江淮军马,特礼聘他。宋慈未至而曾从龙先卒。魏了翁兼其职,于是宋慈成为枢密使兼督荆襄、江淮的魏了翁之幕客。嘉熙元年(1237),宋慈任通判邵武军(今邵武市),次年改通判南剑州(今南平市延平区)未就。当时遇到浙西饥荒,斗米万钱,宋慈奉诏入境问俗,应宰相李宗勉的召问,叹息道:其根源在于宋室豪门避税不纳,而且屯积居奇以图利。于是,宋慈制订办法,颁布法令,分析人户为五等,赤贫者全济助;较好者半济助;再好者不济也不粜;上者只粜而不济人;最上者则半粜半济人。救济粮由官府负责发放,并停征一半租税。富户不敢违命,贫者得以度过荒年。宋慈劫富济贫,救民众于水火,政绩显赫。

嘉熙三年(1239),宋慈升任司农丞知赣州,不久,改任广东提点刑狱使。他到任之后,很快发现当地有留狱数年的犯人,没有平其曲直。于是宋慈制订工作计划,在八个月内,结案了二百余人。次年,宋慈移任江西提点刑狱使,兼知赣州。他为赣民作主,严厉打击违法盐贩。

淳祐元年(1241),宋慈知常州军州事,曾与武进尉史能之谈论重修《毗陵志》。宋慈利用修志工作之余,开始收集编写《洗冤集录》的资料。届满,宋慈转任广西提点刑狱使,时常亲自巡行各部,所到之处,都给人雪冤禁暴,虽恶劣处所,也必亲临视察。淳祐七年(1247),宋慈除直密阁,湖南提点刑狱使。当时,陈[人][木]任湖南安抚大使兼节制广西,聘请宋慈为参谋,事无大小,多与宋慈商量而后行。宋慈凭借他历任提点刑狱使的经验,又总结了宋代和以前的法医知识,编成《洗冤集录》。该书于淳祐丁未(1247)嘉平节前十日,刊于湖南任所。宋慈在自序中阐明了他编写该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表达了他洗冤泽物、起死回生的人道主义精神。

淳祐八年(1248),宋慈进直宝谟阁,奉使四路(宋分天下为各路,犹如当今之分省(直辖市、自治区)),皆主管刑狱断案之事。他能够做到听讼清明,决事刚果,对善良的人甚为爱护,一旦遇到狡猾的豪门则严厉加以处制。他部下的官吏、一般市民、甚至深山穷谷的老百姓,都常常觉得有一个宋提刑的形象呈现在他们的面前。

淳祐九年(1249),宋慈擢直焕章阁,知广州,任广东经略安抚使。就在这年春天,他突然患上末疾(头眩之疾,俗称头晕病),但仍然照常工作。当地学校举行开学典礼,宋慈重病在身,毅然亲自出席。此后,他精神大为委顿,于这年三月初七日在广州任内病逝,享年64岁。次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归葬于福建建阳县崇雒里(今建阳区崇雒乡)昌茂坊。

宋理宗赵昀赞誉他为“中外分忧之臣”,特赠“朝议大夫”,并亲自书写墓门“慈字惠父,宋公之墓”以表彰他的丰功伟绩。宋慈的《洗冤集录》一书历经数代仍在国内外广为流传,是世界现存最古的系统的法医学名著,比西方国家同类著作的出版早了350多年。宋慈这位中国古代的法医学泰斗因此被公认为世界法医学奠基人。 南平市建阳区宋慈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