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公共自行车遭遇尴尬

随着低碳交通概念的提出,城市公共自行车作为能耗、排放“双零”,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逐渐走入了城市规划者的视线,不少城市先后启动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但随着公共自行车租赁业务的不断扩展,网点少、损坏多、管理薄弱、运营成本高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种种问题让自行车“租车族”难以真正体会其绿色与便利,甚至困扰着当地公共自行车未来的命运。

点评: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近年来愈发成为一种新潮,在不少城市被复制。但成功案例却非常少。究其原因在于,作为一种新兴的独立交通体系,它不只是需要城市管理方提供自行车等硬件条件,也非每个城市都需要和能够实行。更关键是需要再造一种复合的交通体系,并结合各自城市的具体交通状况。这包括路权的重新恰当分配,包括相应配套设施的提供,包括日常维护和运营机制的创新。这些方面稍有缺失,都无法令租赁系统正常运转,要么无法做到真正的方便市民,要么在成本上无法消化。而不少城市在推行的过程中,仍是概念先行,抱着尝鲜的心态,缺乏实质性和完善的配套准备,出现不了了之的情况就是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