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志在关爱下一代 ——记杞县关工委退休讲师王冠森

大河网讯 “黄死晚节香,夕阳醉人心。关爱下一代,立志献终身。”这是王冠森退休后自赋的一首自勉诗。

王冠森年届8旬,中共党员,原是河南杞县苏木乡中心学校教师。1998年退休后辞去民办学校高薪聘请,应杞县关工委的邀请,做了一名讲师团成员。骑自行车到各中小学义务讲课、作报告,成了他退休后的新生活和新征程。

洒下真情十万里 义务讲学十八载

2010年9月的一天,王冠森受山东省东明县西门学校的邀请,骑车200多里,为学校1000多名学生作了《弘扬烈士精神做四有新人》、《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场报告,反响强烈。城关、张集、陈寨3个乡镇20多所学校先后向他发出讲课的邀请。为此,王冠森在东明县逗留了一个多月。临走时,学校领导实在过意不去,就给他2000元路费,他谢绝道:“我退休后领着国家的工资,还要什么‘路费’。”有一次,他应邀去杞县官庄乡代寨学校作报告。早晨起床后,大雪纷飞,雪深路滑,他不管这些,骑车顶风冒雪前往,当行完20公里路,10点钟赶到学校时,他成了雪人,师生含着眼泪鼓掌欢迎,作完报告后,校长请他吃饭,他婉言谢绝。

为了讲好“爱我北京,热爱祖国”的主题课,2006年4月,他骑上自行车,顺着S213省道向北行进,在9天的奔波中,还到沿途的6所学校作“热爱祖国”的主题报告。到北京后他游览了天安门广场,参观了毛主席纪念堂、故宫,登上了长城,开阔了眼界,充实了自已。

2011年,王冠森老师在30所学校进行了“大孝至爱感恩父母”为题的教育活动,得到良好的效果。杞县柿园中学8年级学生王伟涛听完报告后,他流着眼泪说:“以前不听父母和老师的教育,进网吧、玩游戏、浪费了宝贵时间,现在想起来真后悔。今后,我要珍惜时间,学好知识,回报父母,报效祖国。”

有学生打来电话说,我学习进步了;有的说,我评上“三好”学生了。

18年来,他骑车行程10万余里,走进1600多所学校,义务讲课作报告,用爱心铺就一条长征路。他竟诗曰“骑车中原四季行,冬生热气夏生风。风雪迎送雷助威,甘为下代献真情。”

资助寒子六十人 呕心沥血四本书

王冠森老师由于经常深入农村和学校,了解到一些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面临辍学,他都会捐款或集资资助解难。

河南省杞县傅集镇老庄村初中的学生薛桂山同8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经济不济。王冠森知情后,每学期资助他200元钱,直到上完初中。初中毕业后考上了高中,他跑到杞县北关高中给校长介绍了薛桂山的家庭情况,学校予以免费入学,并给予生活补助费。2003年,杞县苏木乡滩上村初中毕业生李自威考上了圉镇高中,因家长拿不上学费而哭泣,王冠森闻知后,3次去高中反映情况,校长被他的执着所感动,同意让该生免费入学,后来该生奋发学习,考上了北京大学。2006年,杞县许店村许钢枪同学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是当年开封市文科状元。但他父亲双腿残疾,母亲有病,凑不齐学费,王冠森首先为其捐款1000元,而后到乡政府和杞县县直机关动员献爱心,共捐款1万多元,让许钢枪同学走进了大学校门。

18年来,王冠森业余还赋诗撰文歌颂时代,记录生活。2013年将播洒真情10万里中写下的300首抒情诗,和各学校师生为他题写的诗词编写出一本《伏枥集》;2011年王冠森在节假日中奔波采访杞县历年来考取北大、清华10名大学生的学习经验,撰文编成《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一书。

2015年,他将自已多年来辅导学生写好作文的经验文章和学生们优秀作文汇集成《中小学生怎样写好作文》;2016年3月,他把自己18年来义务讲课作报告的讲稿编成《讲稿汇编》。这4本书都是杞县教体局和有关单位资助出版。由王冠森免费奉送给广大师生,以作为关心下一代的礼品和心愿。

这正是:“义务讲学十八载,呕心沥血抒情怀。鞠躬尽瘁育桃李,志在关爱下一代。”(董伦峰 王有民 李文森)

作者:董伦峰 王有民 李文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