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闻立鹏用画笔诠释父亲闻一多精神(组图)

诸多观众在作品《红烛颂》前观看拍照。京华时报记者谭青摄

个人简介

  闻立鹏1931年生于湖北,1947年进入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196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1983年至1991年任该院油画系主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作品曾在法国、德国、日本、芬兰、俄罗斯等多国及港、澳、台地区展出,代表作有:《国际歌》《大地的女儿》《红烛颂》等。

  《国际歌》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5月13日,“心迹刻痕——闻立鹏油画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了包括《国际歌》《红烛颂》《大地的女儿》等大家熟知的130件作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闻立鹏描绘父亲闻一多形象的数张肖像画,艺术家用充满深情的笔触,将民主斗士悲壮的形象跃然于画布上。闻立鹏向记者表示,他走上艺术之路是受父亲的影响,不过,“父亲对我影响最深的还是他的思想人格”。闻立鹏在创作中追求崇高之美,他希望通过画笔将父亲的精神体现出来。据悉,展览将持续至5月25日。
  京华时报记者易小燕
  【展览现场】观众纷纷求合影留念
  展览呈现闻立鹏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130余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此次展览是国家美术作品收藏与捐赠奖励项目,“展览结束后,将有十余件代表作品永久珍藏于中国美术馆”。
  展览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创作精品回顾,展示闻立鹏油画创作生涯27张重要代表作品及捐赠作品;第二部分集中展出闻立鹏以人物为主题的各个时期作品;第三部分集中呈现闻立鹏风景主题创作;第四部分主要展出他各个时期人物、风景主题写生。
  开幕当天,展厅挤满了观众,特别是《红烛颂》前聚集了诸多人驻足观看。85岁高龄的闻立鹏被观众包围,纷纷求合影、求签名,这是艺术圈少有的“明星现象”。和善的闻先生有求必应,不断聚拢过来的观众半小时都散不开。其中一位中年人向记者坦言,“一开始知道闻立鹏先生是因为他的父亲,但看了他的作品后,我也很喜欢,他的作品有一种说不出的力量感”。
  【从艺经历】受父亲影响从小喜爱绘画
  在开幕式上,闻立鹏动情地说,“正是父亲以他悲壮的人生影响到我的人生观念,引导我走上了学习艺术的人生道路”。
  闻一多在成为诗人之前一直是从事绘画工作。央美院长范迪安表示,闻一多曾经是央美西画专业的老师,“1922年,他赴美国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珂泉科罗拉多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进行学习,主攻美术专业”。1925年回国后,闻一多在北平艺专担任西画系老师。
  闻立鹏回忆,他很小就喜欢看父亲画画。“虽然在昆明那段时期,父亲已经不怎么画画了,但一有空暇时间,他就顺手找一些香烟广告纸在反面画”。他坦言,“我并没有直接得到父亲在美术方面的指导,但喜欢画画是受他的影响”。1941年迁居昆明市郊时,闻家附近住有冯友兰、陈梦家等,“大家来往频繁,文化学术氛围非常浓”。
  因一盒水彩颜料进校学习绘画
  1946年,闻一多遇刺殉难。1947年,年仅16岁的闻立鹏离开北平投奔解放区,进入位于河北的北方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受教于罗工柳、王式廓先生。闻立鹏告诉记者,自己进入该校学习绘画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基于一盒水彩颜料。
  他回忆,“穿过封锁线,快到解放区时,只能徒步,身上能扔的都要扔掉,最后就剩一个小包,因为小时候喜欢画画,包里的一小盒水彩颜料没舍得扔掉”。当时大人们看到他身边这盒12色的水彩颜料后,“问我是不是喜欢画画”,闻立鹏点点头。不久,他被送进大学学习美术。“1949年,我们华北大学美术系与北平艺专合并,成立‘国立美术学院’(1950年更名为‘中央美术学院’)”,他成为该校第一批美术干部训练班学员。据记者了解,闻立鹏在不久前的五一期间,还带着央美的年轻人重返了一趟华北大学旧址,追忆当年在这儿学画时的情景。
  【业界评价】
  吴为山
  特殊的人生际遇与作品相融
  在吴为山看来,闻立鹏的油画之路即是他人生际遇与时代命运相互渗化与融合的心迹之路,“历史的沧桑与岁月的磨砺如同刻痕般映照在他心中,这一切在他的画笔之下转化为悲壮的、崇高的美学追求”。他认为,闻立鹏因为自己特殊的人生际遇,“使他在创作中形成了追求崇高、悲壮与力度的美学趣味,这种审美追求,正是他区别于其他画家的重要特点,也是他形成个性化语言的重要根源”。
  范迪安
  探索精神感染了年青一代
  范迪安认为闻立鹏是一位具有探索精神的油画界前辈。“他在油画的探索上,努力把主题性的、现实性的内涵和具有表现性、象征性的形式结合在一起。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画的革命历史主题画,到改革开放之后画的《红烛颂》,都体现了他在作品中追寻思想性和形式语言的统一”。在中国油画界的长辈中,闻立鹏一直提倡思想解放、形式创新,而且,“他用长期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直接感染了年青一代”。范迪安觉得,此次展览既是其艺术代表作的一个回顾展,也有很多他晚年不断探索的新作,“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中国油画家同样可以用油画的语言,来表达一个时代”。
  【重要作品】毕业创作《国际歌》
  这幅画创作于1962年,是闻立鹏在油画研究班的毕业创作,“也是我的大型油画创作的处女作,在其前身水墨画《血债》的基础上,经罗工柳先生的精心指导完成”。
  在构思这件作品时,他联想到在敦煌临摹时的感受,“用深沉的红色做背景,选用北魏壁画土红、绛红为基本调子,形成一种壮烈高昂的氛围”。闻立鹏用笔杆在绛红色的纸上勾划出色彩小稿,罗工柳在审看小稿时,“一眼就盯上了,他斩钉截铁地说‘就是这样,用刮刀,画大幅,要和真人一样高。
  闻立鹏说,作品出来后反响不错,“当时有多年媒体刊登,还曾接到意大利某刊物来信询问发表、展出事宜”。
  《红烛颂》赞颂父亲闻一多
  这件作品创作于1979年。画面上,成千上万支正在燃烧的红烛和熊熊烈火构成了一个悲壮的场面,闻一多与背景中的红烛、烈火,在黑与红之间、动与静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画面。作品问世后,人们在提到闻一多时也往往会想到这幅作品。
  该作是闻立鹏首次表现父亲闻一多。闻立鹏回忆道:“一次偶然看见桌角立着一支通红的残烛,流淌的脂油像泪痕,堆缠在残烛周围,这使我想到父亲《红烛》序诗中的那支‘伤心流泪、不问收获、但问耕耘’的红烛”,这正是闻立鹏要寻找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