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乔治·桑: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组图)

陈翔

  一个像火炬那样的男人或女子,在这种形式下熄灭了,在思想的形式下又复燃了。
  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翻译官》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女二号文晓华去瑞士之后,渐渐发觉自己后悔错过了爱慕她多年的男主程家阳,于是寄去一本她“觉得很不错”的书《Elle et Lui》(《她和他》)给男主,并在书里夹了表白字条。而这本《她和他》,出自19世纪最具风情的法国女作家乔治·桑之手,基于她和诗人缪塞的爱情故事创作而成。用她自己的话描述她的一生,“与其说小说好像是生活,不如说生活就像是小说”。
  乔治·桑,不仅有女性的温柔,也有男性的强韧,难怪雨果说:“她像巴贝斯一样有着一颗伟大的心;她像巴尔扎克一样有着伟大的精神;她像拉马丁一样有着伟大的灵魂”。
  母亲:潜移默化的启蒙者
  人的性格和成就,是天赋和环境相互影响决定的,而童年,是性格形成非常重要的时期。乔治·桑晚年时候写过一本自传《我的一生》,用诗意的笔触勾勒出自己大半生的心绪变化,而自传三分之二的篇幅都留给了对童年的描述。
  可以说,童年时期,对她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她的母亲了。乔治·桑本名叫奥洛尔·杜邦,1804年7月1日出生于法国巴黎,父亲是一名军官,母亲婚前身份卑微。结婚后,她的母亲没有因为父亲的荣耀而变得趾高气扬,自视显贵,依然真诚待人,谨慎持重,既不愤世嫉俗,也不看人脸色。这样的秉性很大程度影响着幼年乔治·桑的性格和思想。
  不仅如此,母亲还算得上她文学上的引路人,给了乔治·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感知世界的心。两人出行时,每当看见一片轻软的浮云,一抹艳丽的日光,一溪清澈的流水,母亲总是让乔治·桑停下来,对她说:“瞧,多美啊,瞧瞧吧。”这些东西她本来并没有留意,可是突然间竟变得那么美丽奇妙。母亲似乎用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神奇世界的大门。自此,乔治·桑的感觉开始变得敏锐,同样的事物在她眼中会呈现出与他人不一样的模样,她对事物的感知力也不断提升,想象力亦是愈加丰富。
  于是后来,乔治·桑时常会沉浸在无边的幻想当中,甚至常常一连几个小时呆坐在母亲或祖母膝下的小凳子上,一言不发。祖母一度以为她患了痴呆症,而母亲却说:“这是她的天性,不是痴呆,她一定是思索着什么事情。”母亲尽最大努力不去伤害一颗幼小的心灵,正是这样,她也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一颗伟大的心灵。
  写作:意外还是宿命?
  由于父亲早逝,母亲和祖母不和,乔治·桑留在了家乡诺昂(Nohant)由祖母抚养长大。在诺昂,乔治·桑的生活很自由,管家德沙尔特教她学习自然科学和拉丁文,祖母则向她传授音乐和文学知识,她还练习着写一些有关乡间生活的小作文,并阅读文学名著。随着年龄增长,情窦初开的乔治·桑认识了一位叫斯特凡的小伙子,两人虽互相吸引,却并没有深层的感情交流。后来,祖母去世,乔治·桑回到巴黎,结识卡西米尔·杜德望男爵,两人相处和谐,于1822年9月举行了婚礼,一年后生下儿子莫里斯,并在家乡诺昂生活。
  乔治·桑自幼喜欢读书写字,自然在感情中渴望寻求一种精神的共鸣。她很快发现卡西米尔在这方面让她极其失望。“她对他谈论自己喜欢的文学、哲学或音乐,可他要么觉得索然无味,要么进行讽刺挖苦,要么就干脆溜之大吉”。他们开始争吵,婚姻进入了一种貌合神离的状态。巧的是,乔治·桑再次遇到斯特凡,两人很快擦出火花,1928生下了女儿索朗芝。丈夫面对乔治·桑的不忠,虽没有离婚,但选择了分居,日子愈发平庸。直到当乔治·桑无意中发现丈夫提前写好的一封遗书里,全是对她的怨恨时,彻底下决心离开丈夫。
  乔治·桑回到巴黎,和新情人于勒·桑多共同住进塞纳河边一个顶楼房间里。桑多是一个小城税务官的儿子,聪明伶俐,才华横溢,才19岁的他一下就被乔治·桑野性的美貌、大胆的性格、母性的关怀迷住了。而此刻的乔治·桑也意识到,必须想办法赚钱维持自己的生活。她就是这样,想到了写作。她善于分析人类的感情,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热爱大自然,对乡野的风土人情也饱含情感,所以尽管没有受过专门训练,也没有激烈动荡的生活做底子,依然写出了广受好评的作品。第一部作品是和于勒·桑多合著的《粉红与雪白》,两人共用笔名于勒·桑,从第二部作品《安蒂亚娜》开始,乔治·桑这个笔名正式确立下来。此后,她一生的244部作品,100多卷的文艺作品、20卷的回忆录以及大量书简和政论文章全都沿用了这个笔名。
  缪塞:与世纪儿的虐恋
  1833年的巴黎,在《两世界杂志》举办的宴会上,乔治·桑遇见了比自己小6岁的诗坛新星阿尔弗雷德·缪塞,他面容英俊,身材瘦削,风度翩翩,才华横溢,先后发表过两本诗集,很受年轻人追捧,但他生性放荡,狎妓、纵酒、吸毒无所不为。乔治·桑起初抱有着先入为主的偏见,但两人谈话异常投机,到宴会结束时,她不仅不觉得他是个花花公子,相反,倒觉得他很可爱。
  此后,两人经常互通书信,这其中有一封非常有趣的信,是缪塞写给乔治·桑以表达爱慕的诗:
  Quand je mets à vous pieds un éternel hommage,
  Voulez-vous qu’une instant je change de visage?
  Vous avez capturé les sentiments d’un coeur
  Que pour vous adorer forme le créateur.
  Je vous chéris, amour, et ma plume en désire
  Couche sur le papier ce que je n’ose dire.
  Avec soin de mes vers lisez les premiers mots,
  Vous saurez quel remède apporter à mes maux.
  这首诗的大意是:我如此仰慕您,连我的笔都欣喜若狂,而最后两句说:请您仔细阅读每句首词,您会找到治愈我苦痛的良药。也就是说,这是诗人的藏头诗,而句首词连起来是Quand voulez-vous que je couche avec vous(我何时才能和您共眠)?
  乔治·桑也回了两句诗:
  Cette insigne faveur que votre coeur réclame
  Nuit à ma renommée et répugne à mon ame.
  虽然这两句诗表面上看表达的是:“您对我的爱慕损害了我的名誉,令我厌恶”,但是两句诗首词组合起来则是Cette nuit(今夜)。
  缪塞有着些许的人格分裂,时而善良温柔,时而又暴躁多疑。
  两人产生摩擦,再互相原谅,再互相伤害,这样周而复始的折磨令乔治·桑痛苦,终于到了1835年,两人关系完全破裂了。
  这段相爱相杀的感情过后,缪塞写出了此生唯一一部自传体中篇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悔》,他借主人公之口,道出自己的心声:“我不相信我们会互相遗忘,但我相信此刻我们仍然不会互相原谅。然而,这是无论如何要办的事情,即使我们永远不相见,也要互相原谅”。
  1857年,47岁的缪塞与世长辞,遗体被安放在拉雪兹神父公墓之中。乔治·桑总觉得应该为他写点什么,于是自传体小说《她和他》便诞生了。
  肖邦:爱情奏鸣曲
  1836年,32岁的乔治·桑终于和丈夫办理了离婚,于是带上两个孩子一起去瑞士旅游。当时,音乐家李斯特和夫人玛丽·达古尔也在那里,和朋友相聚的乔治·桑感到非常高兴。
  回到巴黎后,李斯特和玛丽将他们的公寓变成了文艺沙龙,海涅、密茨凯维支、拉姆奈等都是沙龙中的常客。也就是在这里,乔治·桑第一次听到了弗雷德里克·肖邦的演奏,并从此对这个波兰流亡者念念不忘:他的神情优雅而忧郁,还带着些许羞涩,瞬间就俘虏了乔治·桑的心,乔治·桑忍不住开始接近这个小她6岁的柔弱而有才华的音乐家了。
  起初,肖邦对乔治·桑并没有什么好感,初次见面就受不了这位男人打扮,嘴里叼着雪茄的女性,甚至对朋友说:“她真的是个女人吗?”然而他喜欢的姑娘对他的疏远,加上一直以来他患肺结核造成的身体困扰,让他在身心最脆弱的时候,得到了乔治·桑如妻如母一般的爱护,从此,便不可遏制地爱上了她。
  现在,如果去乔治·桑的家乡诺昂,会看到她曾经居住过的庄园。在那里,她和肖邦共度了多年的时光。这些宁静的日子里,肖邦创作了大量的作品,《降b小调奏鸣曲》、《G大调夜曲》和《升F大调即兴曲》,代表着他音乐新时期的开始。乔治·桑对肖邦这一时期的创作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终究,这段爱情还是没能走到终点,肖邦对乔治·桑家庭的介入,让日渐成熟的儿子莫里斯十分反感,而女儿似乎又和肖邦暧昧不清,加之两人的性格和生活方式本身也有一定的差异,多重因素加起来让两人多年的同居生活不欢而散。然而,离开乔治·桑后,肖邦肺结核日益恶化,也再没写出新作品,终于1849年10月17日,39岁的肖邦离世,遗体被葬在拉雪兹神父公墓,而心脏按照他生前要求,被运回祖国波兰安葬。
  肖邦过世后,乔治·桑也日渐衰老,1876年6月8日,乔治·桑因病去世。葬礼上,儿子莫里斯代读了雨果的致辞:“……每当人间的伟人逝世之时,我们都听到强大的振翅搏击的响声。一种事物消失了,另一种事物降临了……一个像火炬那样的男人或女子,在这种形式下熄灭了,在思想的形式下又复燃了。于是人们发现,曾经被认为是熄灭了的,其实是永远不会熄灭。这火炬燃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光彩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