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江洋:以青春谱写乐章(图)

7月4日,她要在山西大学音乐厅举办自己在山西的第一个小提琴音乐会

  6月23日,第一次去拜访江洋,是在她的家里。绵绵细雨过后,使得空气更加清新,走在被雨水冲洗过的马路上,让人感觉心灵宁静。在省委党校里面的书香苑小区,记者见到了山西大学音乐学院的青年教师江洋,她的艺术修养给本就外表靓丽的她以独特的气质,即使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一言一行之间也尽显从容优雅。
  4岁开始漫漫学琴路
  1989年江洋出生在省城太原,她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4岁那年,父母为江洋选了一门特长——小提琴。小提琴在众多乐器当中是一件极为难学的乐器,技艺要求很高。所以,学好小提琴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4岁起,江洋便师从于省歌的王作成老师。从那以后,不管酷暑严寒妈妈都要带着小江洋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每周一次去上学琴课,10多年来从未间断过。在这之中江洋度过了学琴最枯燥的阶段,她说也是她妈妈的坚持让她走了过来。10多年中通过不懈的努力,江洋也从很多比赛中获得很多非常优异的成绩,让她更加有信心有兴趣的在这条看不到头的路上走下去。
  其实江洋也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中学6年都就读于太原五中。在这样竞争激烈的学校中,江洋每天还是要抽出一部分时间来练琴。她说那个时候没有更多的选择,既不想丢掉文化课,又不舍得断了自己对小提琴的热爱和坚持。所以只能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满足自己的不舍。
  转眼之间,到了面对需要选择怎样参加高考的时间,是要走小提琴专业,还是考专业院校?很快,江洋就有了自己的想法!不仅要走小提琴专业!而且还有了甚至在别人看来狂妄的想法——要考就考艺术类最高学府——中央音乐学院,当然全家人也都支持江洋的想法。于是便开启了最艰辛的求学之路。她说那时在北京的出租房内,每天都要练习超过10个小时的琴,因为自己面对的竞争对手,都是从小在专业院校学琴的学生,而她自己是从普通高中出来的,在小提琴方面还是有差距的。所以她要比别人更加努力。爸爸妈妈当时还上班,只能轮流请假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一分耕耘总会有一分收获。2008年江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本科,她是山西省唯一一名被该校小提琴专业录取的考生;2012年又以全系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在此期间江洋都师从于著名小提琴大师、教育家张提教授,要知道张提教授选择学生是非常严格的。这对江洋来说既是鼓励又是动力。
  那么多年的坚持,如果没有点精神动力做支撑,恐怕很难坚持下来,这种动力尤其体现在,当你听到自己手里那把琴发出的声音,从最 开始的锯木头声慢慢变得悦耳动听起来,内心会有一种止不住的兴奋。江洋说,从最初的不想学琴,到今天的学有所成,是痛苦到享受、欣赏的过程,这也实现了一定的自我价值,她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琴弦舞动
  去年研究生毕业,江洋放弃留在北京工作的机会,毅然决然地回到省城太原,并且在山西大学音乐学院任教。在上学期间,江洋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小提琴表演、教学和研究经验。
  江洋说有两次演出令她记忆深刻。一次是受邀去格拉茨大剧院演出,能去那里演出是每一个音乐人的梦想,江洋也不例外。那时的江洋为了通过学校的层层选拔,每天都练琴近10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江洋终于如愿跟随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去了心中的梦想之都。还有一次是随中央歌剧院在鸟巢参演张艺谋导演的大型景观歌剧《图兰朵》,江洋兴奋地说:“一听到能和张艺谋导演还有一些艺术界的大腕儿们合作,超级高兴!那次演出是根据平时在校成绩推荐的,我很荣幸就是其中的一员。虽然只是作为乐队的一员为歌剧伴奏,但也是一遍又一遍地彩排,最终才得以成功演出。那个场面非常宏大,音响也非常震撼,总之效果出来后是一级棒的。”除此之外,江洋还长年坚持义务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普及音乐,也多次参加央视《艺术人生》《感动中国》等节目的录制。这些点点滴滴的经历对年轻的江洋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并且累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江洋笑说因为每次的演出都使她的琴艺有了很大的提升。
  音乐为伴 生活如歌
  其实人的一生离不开音乐,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音乐在你日常生活中都占有很大比重,没有音乐的生活犹如没加调料的方便面,虽能吃饱却淡而无味,音乐可以修身养性,可以陶冶情操,因为它,世界才会变得如此生动而美妙。
  在采访结束时,江洋告诉记者7月4日在山西大学音乐厅举办自己的小提琴音乐会,这将是她送给即将在7个月后出生的第二个宝宝的礼物。最近为了音乐会,除了每天在家坚持练习演出曲目,还需要亲力亲为做很多事情。虽然身体有些累,并且担心着腹中的宝宝,可为了自己在山西的第一个音乐会,她还是拼尽了全力。她笑说这是累并快乐着。江洋告诉记者,在成长的道路上,她最感谢的就是爸爸和妈妈。是父母的严格,父母的坚持,父母的付出,才有了今天小小的成绩。如今也感谢自己的爱人,对自己事业的全力支持和对家庭的付出。相信自己一定会继续坚持自己的梦想。为山西的小提琴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本报记者 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