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著名巴蜀文化研究学者袁庭栋重出江湖

把脉“川菜危机”,热议仍在继续。

继魏明伦、流沙河等名人发声后,著名巴蜀文化研究学者袁庭栋也为华西都市报,送上一份麻辣的川菜“礼包”。

6月27日晚,袁庭栋看完本报的报道后,激动万分,他连夜致信华西都市报,表达了自己对川菜产业发展的建议。这位早在1987年,就应邀为四川烹专开班讲座讲川菜的学者,在来信中坦言:“由于一些原因,五年前我公开宣布退出川菜界这个‘江湖’。再也不问川菜界的事,辞去几个社会职务,拒绝参加各种会议。现在,为你们的深度关注所打动,愿意‘重出江湖’,参加讨论。”

对于川菜的发展,袁庭栋有着怎样的专注和思考?

“坦率地说,我可能是成都的川菜事业的业余爱好者中最热心而且尽心的一个。”6月27日晚,袁庭栋将自己四年前的一篇讲话稿寄至华西都市报,这篇名为《关于建设“美食之都”的直言》共计39000多字,其中针对川菜的发展,袁庭栋提出了12条建议。

“希望政府能把川菜产业放到应有的位置上去;展开一些认真的、有纵深、有横向的调查研究;消除泡沫,去除行业浮燥;扶持与恢复有影响的中华老字号餐馆,抢救老一辈的珍贵遗产;组建川菜研究所,承担起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任……”整整12条建议,代表着近30年来,袁庭栋对川菜发展冷静审慎的思考。

在前几天的讨论中,如何在保持川菜口感的基础上进行规模化生产引发热议。而在袁庭栋的建议中,他表示,应尽快完成经典川菜制作工艺的规范化。

经典川菜制作工艺的规范化并不容易,袁庭栋希望,未来要以规范化的制作方法去教授新一代的厨师、展开对外交流,以规范化的而非同名异实的产品去贡献给世界。

华西都市报记者杜江茜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