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陈天顺:带着村民一起富(图)

村民在管理猕猴桃。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刘鑫“你这个花粉,必须要落到有活性的雌蕊柱头上,才能完成授粉作用。”近日,在巴中市恩阳区关公乡骑龙村,刚刚被评选为“2016年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的村党支部书记陈天顺,正忙着指导村民们给猕猴桃人工授粉。
  眼下,正是猕猴桃人工授粉的最佳时节。陈天顺等一帮党员干部们,在村里近600亩猕猴桃园到处忙碌着,招呼村民按规范化流程对猕猴桃进行管护。“陈书记,每天都要到园子里转好几趟。”3组村民冯兴全说。
  撂荒地种上猕猴桃
  关公乡骑龙村,四面环山、土地贫瘠,总人口1162人,贫困人口225人。村民一直以种传统农作物为主,人均年纯收入不到1000元。不甘贫穷的村民们纷纷外出务工,村里大多土地成了撂荒地。
  “村里的青壮年,基本都出去打工挣钱,村里没啥子劳力,看到这大片大片土地被撂荒,我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站在现如今已是连片猕猴桃园区的山坡上,陈天顺感慨万千。为了改变山村贫穷的面貌,2010年开始,他带着村民们开始创业。
  开荒山种苎麻,不懂技术,失败;垦荒坡栽核桃,不懂管理,失败……接二连三地失败,让村民“产业脱贫”的信心慢慢丧失。2012年,陈天顺自费到湖南、广元等地区学习猕猴桃种植技术,并带着树苗、技术回村,信心满满再出发,结果却被村民们质疑“怕是又不得行哟”。
  于是陈天顺喊出“我先种,亏了算我的;赚了大家一起上,我免费提供技术、苗子”,带头示范种植20亩。“2014年苗子挂果了,当年就卖了20多万元。”陈天顺笑着说。
  村民们放心了,纷纷加入其中。而陈天顺也瞅准时机,建立专合社,鼓励村民以土地入股、流转土地、转让经营权等方式入股分红。20亩猕猴桃也发展到现如今600多亩,社员130多户。甚至辐射带动周边永定村、骡动山村纷纷“跟风”加入。
  冯兴全就是众多专合社成员之一。因病致贫的冯兴全,现如今栽种猕猴桃200棵,同时还在专合社里务工,负责猕猴桃园区日常管理,月薪2000多元。“今年我家猕猴桃刚挂果,保守估计能有1万元左右收入,明后年丰果期,收入还能翻番。”谈及变化,冯兴全高兴得很,“过不了一两年,我家就能修新房子了。”
  能人回乡做大产业“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多年来,陈天顺在带头致富的同时,坚持给在外成功人士写信、去电、登门拜访,“请”他们回乡创业。
  2014年,通过流转撂荒土地840多亩,塘、库、堰河等水域面积180亩,引进林强李子专业合作社投资1000万元开发观光休闲、采摘、钓鱼等现代农业。先后种植有机巴山脆李,有机草莓、名贵中药材,养殖巴山土鸡、土猪、草鱼、甲鱼、乌鱼、鲫鱼等。
  林强告诉记者,“我当时在江苏是企业总管,是陈书记一直动员我回来创业,他的真诚感动了我。在创业过程中,他积极为我们协调土地、水电等等,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
  截至目前,该村共回引成功人士7人,外出务工人员317人,为全村的产业发展打下了基础。在陈天顺的引导下,回乡能人先后建立了“恩阳区时光方舟柑桔种植专业合作社”、“恩阳区杰诚养殖专业合作社”、“恩阳区弘毅养殖专业合作社”,种植柑橘200亩,年销售兔5000余只、出栏巴山猪1000余头,年产值达350余万元。
  如今的骑龙村已今非昔比,水泥路四通八达,川东民居立面崭新,80%以上的农户住新房,家家户户有电视看、有自来水喝,不少村民还用上了面包车、小轿车,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5户,3万元以上的113户,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脱贫奔康路。
  作者: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