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自由与爱情》是殷夫 译的吗?(组图)

  殷夫翻译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即“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首诗抄录在德文版《裴多菲诗集》一书中,而该书第二页却写着“徐培根”三字。由此留下一段公案:这首译作究竟出自谁的笔下?
  正当这个时分
  也无人把残夜报道三更
  幽怨的女神将对林低回
  这,即是我枯寂的心影
  在《夜起》中,殷夫写下如此柔美的句子。
  殷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年轻的诗人,去世时尚不满21岁,鲁迅曾说,殷夫的诗“属于另一世界”、“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
  殷夫最脍炙人口的诗是他翻译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即“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这首诗抄录在德文版《裴多菲诗集》一书中,而该书第二页却写着“徐培根”三字。鲁迅先生曾以为“徐培根”是殷夫的真名,但后来才知道,那是殷夫的大哥的名字,而殷夫的大哥亦精通德语,由此留下一段公案:这首译作究竟出自谁的笔下?
  别人上课他看小说
  殷夫是浙江象山人,本名徐孝杰。
  殷夫的父亲名忠庸,系一书生,擅中医和风水,还是武术家,继承有五六亩祖田。殷夫自幼习武,其同辈友人姜馥森曾说:“他的父亲很爱他,常常教他练拳,所以在高小时他能打得十二路好谭腿。他的年龄虽然比我们小,可是我们都是很忌惮他即是怕他。”
  徐家按“一成维鸿启,忠孝振家声”排辈,殷夫属“孝”字辈。
  徐忠庸有四子,表字中各含芝兰松柏,殷夫的字为柏庭。“柏”与“白”音近,故殷夫常署名为“徐白”,上初中时还曾以此为学名,殷夫另一笔名是白莽,即“徐白这个莽汉”之意,以为自警。
  此外,殷夫还有一个学名,即徐祖华。
  鲁迅、阿英将殷夫的生年记为1909年,经学者王艾村考证,实为1910年。
  殷夫在家中最小,自小被视为“神童”,“平时教员讲书时,大半在抽屉底下看小说。教师走过去一拳头:‘你干什么?’他就很傲慢地答道:‘我看小……说!你先生讲的教课本我全都已自己明白了。小学时殷夫多次跳级。
  1920年,徐忠庸去世,在大哥徐培根(较殷夫年长15岁)接济下,殷夫得以继续学业。13岁时,殷夫考取上海澄衷中学,那年全象山县“只有他一个人考上”。
  在中学,“(殷夫)还是这个态度(指上课看小说),仍旧每年考第一”。
  和大哥走上不同道路
  殷夫自幼以大哥为榜样,徐培根当年毕业时也是全校第一,后投笔从戎,曾参加辛亥革命,后在北京陆军大学学习,其间常到北大听课,深受“五四”思潮影响。
  1926年11月,北伐军攻打南昌时,徐培根负伤,被误传为牺牲,殷夫极为悲痛,给同学写信说:“是何等的伤感及愤怒呢!伤感的是我们象山的革命青年日少一日,愤怒的是为什么我们象山独独这么不幸!”
  在大哥感召下,殷夫倾向革命。
  殷夫小时候,上嘴唇中间稍向上翘。有人讥笑他其貌不扬,还参加什么革命。殷夫气愤地说:“哪怕我长得像狗一样难看,也要革命。”殷夫平日常用下牙咬着上唇,后来“他的上嘴唇不翘了,变得和常人一样”。
  1927年1月“宁海之战”后,徐培根得到蒋介石的赏识,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处长。
  1927年“四·一二”政变前4天,徐培根暗示殷夫“不要再胡闹”、“将来时局一下变了,你是一定会吃苦的”,殷夫向上级反映了情况,上级要他“非把情况探出来不可”。可殷夫再去找徐培根,已是人去楼空。
  政变第二天,殷夫参加了市民大会和示威游行,“亲眼看到”蒋家军屠戮人民,“鲜红的热血洒满宝山路”。不久,殷夫被捕,入狱3个月,差点被枪毙,好在殷夫贿赂了一名狱卒,及时将消息传递给大哥,徐培根营救殷夫出狱。
  三段情感历程
  殷夫出狱后,徐培根对他不放心,但此时徐被派往德国陆军大学深造,只好将全家迁回老家象山。
  为了回上海,殷夫准备考大学,可他因入狱,被中学开除,没拿到高中毕业文凭,便想起女朋友盛孰真有个熟人叫徐文雄,有高中毕业文凭,便去信让盛去借。盛果然给办成了,殷夫冒名考进同济大学德语系预科班。
  回上海后,殷夫结识了著名作家阿英,而阿英始终以为殷夫的真名就叫徐文雄。
  盛孰真是殷夫的初恋,她本名盛淑真,与殷夫二姐徐素云是浙江省女子蚕桑讲习所同学,在徐素云介绍下,二人开始恋爱。可在德语系待了一年半,殷夫又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捕,学籍也被取消。经大嫂张芝荣出钱斡旋,再度获释。
  出狱后殷夫找不到工作,只好又回到象山,在二姐徐素云的学校任教,并结识了学生杨秀英。此时殷夫似已与盛淑真分手,杨曾见殷夫与盛在校园内大吵。后来殷夫又与周芬仙谈恋爱,但殷夫母亲嫌周是外省人,不同意。殷夫开始对杨秀英有了好感。
  杨秀英当时身体较弱,殷夫建议她多从事体育运动,据杨说:“殷夫的篮球打得很漂亮,课外活动时,他经常教我们打篮球。”
  1929年,殷夫回老家扫墓,母亲问他希望找一个什么样的对象,殷夫说:“我想找个皮肤比较白的。”殷夫肤色较黑,而杨秀英肤色较白。
  和哥哥一刀两断
  1929年,殷夫准备回上海,大嫂怕他再惹事,借故不给路费,最后二姐徐素云给殷夫凑了一笔钱。
  在上海,殷夫通过创造社找到党组织,在柔石介绍下,结识了鲁迅,殷夫懂英语、德语,此外还在学法语、俄语,鲁迅对殷夫十分欣赏,在交往的1年半中,鲁迅在日记中18次提起殷夫,还给他写了7封信,会面4次。
  但鲁迅对殷夫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鲁迅曾提为殷夫代转信件的女士名字很怪,问为什么这么怪,殷夫支吾说,她认为这样很“罗曼蒂克”。很多人怀疑,殷夫此时又有了新的爱情。
  事实并非如此,殷夫写的是“罗不丹女士转殷夫收”和“佣工曹阿罗转殷夫收”,都是殷夫虚构出来的,以防被捕后牵连别人。
  殷夫此时心仪的女朋友应为杨秀英。1930年,杨考入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不久在全国学生体育运动对抗赛中取得跳高和200米跑两项冠军。
  殷夫要杨秀英对外称他为表兄,一次吃饭时,杨秀英不小心说了句:“白先生,你吃菜。”殷夫立刻变脸,不再说话。殷夫在小说《小母亲》中,将杨秀英写了进去。
  殷夫一度想去莫斯科留学,但苦于无钱,徐培根去德国前,曾给殷夫寄了300元,殷夫说:“他还可怜我,他自己才可怜呢,我宁肯饿死也不用走狗的钱。”便把钱退了回去。殷夫为此写了《别了,哥哥》,表示“再见的机会是在/当我们和你隶属着的阶级交了战火”。
  死在昔日同志手下
  杨秀英快18岁时,殷夫让她退学,杨不明何意,引起殷夫极大不满,干脆不再理会杨。杨假期回象山老家,殷夫家来提亲,杨余怒未消,便说:“停停再说吧。”媒人以为杨不同意,殷夫知道后,从此与杨断绝往来。
  1931年1月17日,柔石、殷夫等人在上海东方旅社参加会议时被英国巡捕逮捕。
  据学者朱正考证,1931年1月7日,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团团长米夫秘密召开会议,扶持王明成为领袖,会上有26人声明选举不合程序,不能接受这一结果。
  1月10日,罗章龙等反对此次会议者成立了非常委员会,简称“非委”,柔石、胡也频、殷夫等都在“非委”下属的中国革命文艺联盟中。
  柔石等人被捕的会议是“非委”的扩大会议,警方布置了50多名便衣,将会场完全包围,据罗章龙在《上海东方饭店会议前后》一文中说,这显然是有叛徒告密。罗认为叛徒要么是特科责任人顾顺章,要么是从莫斯科东方大学回国的学生唐虞,他与王明很要好。
  20天后,柔石等人在上海龙华监狱被害,此时殷夫的大哥还在德国,鞭长莫及。
  殷夫牺牲后,家人怕殷夫母亲伤心,便推说殷夫去莫斯科了,此前殷夫曾给二姐写信说“今年秋,或许有去莫京的希望”。1941年,殷夫母亲去世前,还叮嘱家人要保管好分家时分给“柏庭的那份东西,等他回来交给他”。
  他用纯真感动后人
  殷夫一生短促,作品不多,但其中充满纯真,为中国诗坛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至于“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作者是谁,学者陈漱渝先生曾见过德文版《裴多菲诗集》原件,从字迹看,显然出自殷夫之手。殷夫当时刚学德语,裴多菲原诗最后一句本应为“爱情亦可抛”,却被殷夫误译,以徐培根德语水准,应不至此。
  对于这首译诗,殷夫极为得意,曾托二姐绣在枕套上送人。值得注意的是,殷夫写为“宝贵”,不知为何坊间流传为“可贵”。
  1949年,徐培根逃到台湾,在“国防研究院”担任了12年的上将主任,完成了《国防论》等,被尊为“中国近代兵学泰斗。” 1943年,徐培根在重庆续弦徐芳,徐是胡适的学生和情人,也是一名诗人,被赞为“继林徽因、冰心以后,一颗被遗落的明珠”。
  殷夫的二哥徐兰庭早年从军,中年回乡,终老一生,享年70岁。殷夫的三哥徐文达在1949年时任上海江口司令部军械处长,上海解放时,他将库中2万发炮弹交给陈毅市场,获得投诚的待遇,安排在印刷厂工作,1966年后被关押,病死在狱中。
  殷夫的二姐徐素云一生从事教育,曾资助殷夫投身革命,殷夫的遗物均由她保存。1950年,在“镇反运动”中,徐素云以“反动地主”的罪名被镇压,她保留的殷夫遗物亦从此散失。
  殷夫的大姐徐祝三在改革开放后曾被选为人大代表,102岁时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