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抗洪保“圩”战——安徽怀宁万亩杨联圩抢险记

新华社合肥7月12日电题:抗洪保“圩”战——安徽怀宁万亩杨联圩抢险

新华社记者姜刚、张紫赟

“一道防线”圩口漫堤溃破,三番五次劝说紧急转移数千人;“二道防线”大坝岌岌可危,老党员、老干部等全民动员;缺少“补给”,受灾群众提供沙石料等物资,撑起小船运送生活用品……这是记者连日来在安徽怀宁县黄龙镇采访抗洪抢险的一幕幕。

“团结圩是7月2日6点左右破圩的,破圩前眼看着洪水淹到窗子下面,把人都吓死了。”在黄龙镇一处安置点,家住团结圩的村民王淑环说,还是村干部好,家里人都是老的老、小的小,他们挨家挨户问,说救人要紧。“他们把我们送到这里,住着安全、放心,而且吃得好,有肉、有酱干、有蔬菜。”

王淑环所在的团结圩因水冲而溃破。记者采访了解到,自主汛期以来,黄龙镇连续暴雨,尤其是6月28日以后,受特大强降雨影响,皖河、珠流河超历史最高水位,造成拥有1.6万人、面积达1.8万亩的杨联圩险象环生,内涝严重,该圩的“一道防线”团结圩经全镇奋力抢险,终因不可抗拒,于7月2日上午漫堤溃破。因受灾圩内紧急转移人口超过8000人。

有的群众经三番五次劝说才同意走。“我是2日凌晨村干部送过来的。”金河村村民姚加来说,他家离公路2公里远,若水来得快根本跑不了。“一开始不想来,村干部来来回回做了4次工作,现在想想这样的安排是有道理的。”

“一道防线”已破,仅靠“二道防线”特别是大坝阻挡洪水的杨联圩汛情危急,倘溃破将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我镇发起全民总动员!”黄龙镇党委书记王本贵告诉记者,该镇组织了抗洪抢险应急队,政府机关所有同志分片包干到圩堤,同时做好安置点服务工作。同时组织所有党员成立了6个突击队,发动约1400名群众参与抢险,确保“二道防线”,包括杨联圩大坝安全。

老党员、老干部在抗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有号召力,懂技术、有经验,奔走在抗洪一线,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在得知杨联圩遭遇险情消息后,已从事33年水利工作的技术专家潘尤和,自4日下午便来到杨联圩参与抢险。“高峰时杨联圩水位已超过保证水位0.5米,部分地方出现漫顶等险情,防汛形势非常严峻。”潘尤和举例说,该圩大坝沿岸白蚁蚁洞多,而蚁洞漏水造成的险情复杂,在他和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采用“上堵下捣”等专业除险技术,一周时间处理了四五十处蚁洞漏水险情,二三十处陷坑险情。

不管是党员干部、人民群众,还是在堤坝上、圩口内,“人人都是抢险员”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抗洪抢险中,有的群众自发前往大坝护堤,有的群众还忙着提供抢险物资。据王本贵介绍,镇里临时准备了2万条蛇皮带、3万个草袋和150立方米沙石料等,还用“先预约、后补偿”的方式从群众处提前预约抢险物资,目前仅沙石料就预约超过250立方米,有的被连夜用在险情处。

在杨联圩大坝采访时,记者看到一位村民正划着小船运送液化气罐、椅子等生活用品。他是住在大坝附近的家庭农场主黄三毛。“洪灾面前,有人出人,有力出力。”他腼腆地说,“东西没了还能挣,但人要没了就啥都没了。”

作为大坝看护员,黄三毛在团结圩破圩时忙着抢险和转移群众,没顾上搬自家东西,一些农业机械、杂物以及超市里价值四五万元的物品损失了。

“目前杨联圩水位已低于设防水位,但我们丝毫不敢松懈,这几天正组织人员紧急加固堤坝、补充防汛物资等。”王本贵说。预报显示13日到16日将有新一轮降雨,杨联圩干群也将迎来新一轮抗洪保“圩”战……(完)

(原标题:抗洪保“圩”战——安徽怀宁万亩杨联圩抢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