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没有空调的日子 | 老北京这么过夏天

七月的北京,笼罩在一片蝉鸣中,叶子蔫儿了,打着卷儿,连尘土都懒得动弹。——《骆驼祥子》老舍

很难想象以前没有空调的日子,大家都是怎么过来的。于是带着好奇,视界君准备带着您一起,回那段老时光里走一圈,瞧瞧老家儿都是怎么过夏天的。

要说这老北京过夏天,首先就得说说咱这四合院儿。

白天多是大杂院里的大妈、大婶们聚在大门道里一边儿做针线活儿,一边儿纳凉风儿,俗称过“穿堂风儿”。到了晚上,多是院子里的老爷们儿在大门道里铺块凉席睡觉,也谓之过“穿堂风儿”。有的门道进深较大,能睡上三四个人。

北京的伏天儿,街上就跟下火了似的,跟家躺着或许是最明智的选择。

不过您可别以为大家都是消停儿在家倒着。老北京消夏的辙可是不少。

要说消夏的好去处,那肯定就是有水的地方了。而最受欢迎的,要数那时候还算“郊区”的颐和园了。泡澡儿,划船,这算是最地道的消夏方式了。

去不了郊区,人们也会选择在陶然亭公园的池子里撒撒欢儿。

有人动如脱兔,也有人静如处子。

在树荫下和好哥们儿侃上一下午,或者是自己在树荫下看看黑格尔都是文人的选择。

在中山公园里看看节目,这或许是一种奢侈的夏日享受了。

天一擦黑儿,北京有时会有一丝小风儿吹过。憋了一天的人们终于可以借着这好时光,出去溜达溜达。

票友们嗓子一亮,身边儿就会自动聚集起一大帮子。

打扑克则是另外一项广受群众喜爱的夜间活动。

再后来,露天影院成了大家晚上的又一乐园。大家端着马扎等待的焦急心情,和如今小姑娘们等待某韩国天团是一模一样的。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伏天儿里您要是能来上一碗爽口的炸酱面,嘿,别提多带劲了。

小朋友们的最爱自然就是冰棍儿了。奶油冰棍儿或者小豆冰棍儿,谁吃谁知道。

不过视界君不得不说,在童年里,这种手推冰柜才是不能割舍的爱啊!

如今北京的七月,笼罩在一片空调的轰鸣声中,似乎缺了一点味道。

(原标题:没有空调的日子 | 老北京这么过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