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财税数据映衬经济发展亮色

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刘斐 陈爱平)中国上半年财税数据“增”“减”有度,既确保了政府拥有足够履职施策、提供公共产品的资金,又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腾挪了空间,映衬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亮色。

财政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7.1%。随着营改增等税制改革的推进,政策性减收效益显现,影响6月份财政收入增幅持续回落至1.7%。

其中,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同比增长8.6%,总量较去年同期明显扩大。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说,在降税降费的背景下,税收收入的增长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更为活跃。

此外,第三产业税收增速较快,占整体税收比重增加。胡怡建认为,这体现出第三产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税收结构的优化,显示出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

针对经济失衡,重点推进财政金融改革等措施,是解决经济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一剂药方。

  (6月27日,市民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地方税务局办理纳税业务。)

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围绕解决中央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完善地方税体系、增强地方发展能力、减轻企业负担等关键性问题,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财税制度。

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从5月1日起,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今年减税的金额将超过5000亿元,是本届政府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减税。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开幕式上说,在当前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政府这么做是为了放水养鱼,用短期财政收入的“减”,换取持续发展势能的“增”,这本身也说明我们财政政策还有一定的空间。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钱军表示,中央财政状况还是不错的,加上今年中央财政赤字有所扩大,积极财政政策有更大的空间;而且降税后促进产业发展,最后政府税收收入可能不但不减少,反而会增加。

中国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

  (6月1日,山东省潍坊青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国税局办税大厅内,纳税人在填表申报办理增值税业务。)

总体来看,企业降税降费效果显著,降成本补短板显现成效。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受益于中国一系列降本增效政策的逐步实施,企业成本费用降幅进一步加大。1月至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73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22元。企业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5%,降幅较一季度进一步加大。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评价,在降税清费、三去一降一补等政策的作用下,企业经营成本得到降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生产提升。同时,年初以来工业产品价格整体回升,PPI降幅持续收窄,工业通缩压力逐渐减弱,反映出市场需求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善。

税收增长与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匹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第三产业税收增速为10.9%,比全部税收高4个百分点左右。第三产业占整个税收比重为58.2%,同比增加1.7个百分点左右。上半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1%,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

连平说,经济增长动能从工业向服务业转移,服务业的税收贡献增大、就业创造能力增强,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双重稳定器。

数据显示,上半年累计,全国财政支出89165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同比增长7.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6.6%。

连平分析,今年财政赤字率扩大到3%,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优化,将加大对经济结构转型的支持力度,把促进服务消费作为扩大消费的着力点。

(参与采写:何仁亿)

(原标题:中国财税数据映衬经济发展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