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再访雨后房山

长阳镇南岗洼村,当年遭遇严重洪涝灾害的院落厂区在水灾过后7天时还能下网捞鱼。如今又是大雨过后7天,这个院子,看不到任何大雨留下的痕迹。

山区公路上,天气预报和洪涝灾害防范提示交替在LED屏幕上出现。

近几年,开山已被禁止,但之前开山取石留下的“伤痕”依然存在。

北车营村村口泄洪道上,长满了野草和庄稼。

王大爷家住在泄洪道边上,回忆起四年前的大水,老人仍心有余悸。

“7·21”过后,北车营村拓宽了山区公路(同时也起到泄洪道功能)。

今年7月20日,一场持续时间长、降水量大的暴雨使北京市的各项防汛设施、措施再次经受考验。暴雨过后一个星期,28日记者再到曾经的“7·21”洪水重灾区——房山区重走故地,看看今年这场雨给我们带来哪些提示。

“今年的雨水相比 7·21 其实不算小,但是今年的雨下得 匀 ,时间拉得长,也就没显得那么大了!河道嘛,清理了不少,但是还是有人偷着种庄稼,采矿的基本上叫停了,可是山已经开成了那样,要挡住大雨冲下来的水土就不容易。我这院墙,政府给重新砌好了,比过去高了不少……”房山北车营村是2012年大洪水的重灾区,71岁的王大爷家就在洪水后拓宽的泄洪道边上,这几年村里为防洪水所做的努力,王大爷看在眼里,而今年这场相对来说的“小雨”,还是让他和老伴儿紧张了好一阵。“那几天村里天天放广播,让咱们注意避险……”

“咱这 两山夹一沟 的地形,将来再有个类似 7·21 那年的大洪水,还是避免不了再受灾,所以当年我们受灾以后,都跟政府达成了逐步搬迁的意向,工作也在一步步进行……”赵玉梅大姐是北车营村的党员和村民代表,“7·21”的时候,她不顾自家受灾,在灾区当了一个月志愿者。全程目睹了洪水给村庄带来灾难的她,期盼着搬迁政策落实,村民远离隐患那一天早日到来。

回到房山城区,不少当年遭受严重内涝甚至能下网捞鱼的低洼地区如今早已恢复了日常生产生活。今年的这场雨并没把灾难再次带给人们,却给人们带来了警示:防汛意识,应常驻人心。

本报记者 刘航 摄影报道 J214

(原标题:再访雨后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