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湖北天门安置点里流动的"红袖章"

安置点后厨,志愿者们正在切菜。">  华泰中学安置点后厨,志愿者们正在切菜。

  天门实验高中校内,志愿者开着自己的车子在接送受灾群众返乡。

荆楚网消息(记者 余宽宏)“有车来了!”7月29日,天门市华泰中学安置点内,一辆满载救援物资的车辆刚刚抵达,一群“红袖章”便蜂拥而上,肩扛手提,迅速将车上的物资卸下送至集中放置点码好。

“他们都是志愿者!”天门市志愿者协会会长汪维健介绍,这些身穿各种便服,带有写着志愿者字样“红袖章”的人,是天门市各个民间组织的成员,因为这次罕见的洪涝灾害,大家通过QQ、微信、电话等方式聚在了一起,在安置点开展志愿服务。接待群众、分餐洗碗、打扫卫生、送医送药、儿童托管……在天门,各个安置点都能看到“红袖章”们忙碌的身影。

29日下午2点,烈日炎炎。天门实验高中安置点内,一个身材瘦弱的女孩子正努力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帮助黄潭镇徐南村的任玉堂把行李搬上返乡的车辆。

这个女孩叫巴玉,是在北京工作的天门人。她告诉记者,24日,在网上看到家乡受灾的消息,便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志愿者。当天没有火车票了,巴玉就买了25号的站票,硬是站了11个小时到武汉。“灾难面前,人人都有责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更何况我还是天门人!”巴玉说。

在倪悉博看来,这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以后,上大学了,我还要做志愿者。”倪悉博今年高三刚毕业,前几天接到了吉林省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记者见到他时,他正搬个小板凳坐在天门实验高中校内给受灾群众发放矿泉水。倪悉博班上有十几个同学跟他一样,选择在各安置点做志愿者。

  华泰中学安置点食堂里面,志愿者们正在协助工作人员分发晚餐。

  华泰中学安置点内,精心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辅导课程。

下午3点,华泰中学安置点的后厨里,“天门跑吧”秘书长张彩霞正和跑吧的小伙伴们一起洗菜切菜,浑身都汗透了。自25日进驻以来,她们十几个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帮助食堂的师傅做饭。这个工作一点都不轻松,接近2000人的饭菜是个“大工程”。团队里又都是上班族,成员在不断轮换,做为唯一的“老师傅”,张彩霞每天都要把工作跟队员们一一嘱咐:“6点40,开始打稀饭;7点钟,群众开始就餐,我们要去维持秩序;7点半,开始收拾桌子,打扫卫生;8点,开始洗菜和切菜;10点,拖地消毒,摆放碗筷,准备中饭……”一天下来,张彩霞腰酸胳膊痛。“工作强度不亚于跑一场马拉松”张彩霞说,“不过,能尽自己一份力,让大伙在安置点过得好一点,那都不是事。”

“乐善助学”志愿者队看起来更像是“应急队”,啥事都干。团队负责人“贺姐”告诉记者,23日那天,她接到了963个救助和咨询电话,手机直接“爆”了。在这个团队里,“孟姐”和她老年大学的伙伴们平均年龄接近60岁,可是战斗力依然爆表,28日,她们十几个人搬运了2000多件矿泉水。

志愿者的辛苦,安置点现场所有人有目共睹。

“志愿者们帮了大忙!”华泰中学校长王庆中说,华泰中学安置点是全市安置受灾群众最多的一个点,安置有1656人,幸亏有这100多名志愿者的帮助,秩序才井然有序。

黄潭镇白龙村一组村民周黎明专门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周黎明说,“从熬制姜茶到理发师为我们免费理发,从教广场舞到举办文化晚会,从发放生活用品到整日的嘘寒问暖。从每天晚上放电影,到开办爱心慈善超市……可以说你们的这些义举深刻展示了 团结、奉献、互助、友爱 的志愿精神,也正是你们的付出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给了我们战胜洪灾的勇气与信心。”

来捐赠物资的网友“乡里Y”看着满头大汗的志愿者,给他们竖了大拇指,“天门志愿者棒棒哒!”

除了做好贴心服务,志愿者们还自发捐赠物资,筹集资金,尽己所能为爱心加码。记者正准备离开时,“波波”刚好和送货的同伴回来了。29日下午,他们凑了2000多块钱买了米面油,给黄潭镇和渔薪镇的受灾群众送过去。

  志愿者“波波”正背着行动不便的老人上楼。

(原标题:湖北天门安置点里流动的"红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