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南方石漠化山区“猴族崛起

  广西贺州市姑婆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猴子嬉戏(资料图片)。

新华社南宁8月10日电(记者王军伟 赵刚)夏日正午,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龙湾乡尚三村村旁的一棵古树下凉风习习。但是放暑假的小学生覃荣恒却无心享受这夏日的荫凉,不停地朝古树两侧的玉米地里张望,显得十分警惕。

烈日当空,村民们都在家纳凉,覃荣恒的身影十分孤单。“山上有成群的猴子,每到玉米快成熟了,经常趁中午下山偷吃玉米,有时一群七八十个。”覃荣恒说。

玉米是当地最主要的农作物,于是村民每家轮流值守,一看到猴子下山,就赶紧喊人出来驱赶,这一天正好轮到覃荣恒家。

都安县地处滇黔桂石漠化山区,生态环境极为恶劣。退耕还林15年来,这里的茫茫群山中,人与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邻近的菁盛乡同样“猴患成灾”。东城村村民韦作任买了收音机放在玉米地里,调到最大音量,给猴子造成有人在的错觉。“这招目前还管用,以前我用过稻草人,开始猴群还害怕,但不久就识破了,我估计收音机早晚也得被识破,猴子聪明得很!”韦作任对此感到既无奈又好笑。

同属滇黔桂石漠化片区的田阳县也有类似的烦恼。田阳县林业局总工程师黄日正说,到了种玉米的季节,村民前脚刚播种完,后脚就被猴子刨出来吃了。猴群还“欺软怕硬”,现在村里很多青壮年外出务工了,有的胆大的猴子看到村里只有妇孺老弱,变得毫无忌惮,直接到农户家里偷玉米吃。

  都安瑶族自治县龙湾乡尚三村村民每天轮流值守防止猴子下山偷食粮食。

敲锣、打鼓、放鞭炮……为了防止野生猴群偷吃粮食,村民们想了很多办法,但是猴子们却是“见招拆招”。

这些年,猴群不但安然无恙,而且族群越来越大。东城村护林员潘向阻说:“四五年前只有黄的,现在有白的、灰的,过去一下山十余只,现在一来就是三五群,上百只。我见的最多一次,一眼望去整个山头都是,估计有三四百只。”

都安县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覃洋说,都安县18个乡镇已经有16个乡镇发现猴群。根据记者调查,在属于滇黔桂石漠化片区的凤山、天峨、忻城、平果、金城江等多个县区都出现大量野生猴群。

尽管人猴之战每天都在上演,但不论是地方政府还是村民仍然对猴群给予了极大的包容,有的县还对农民农作物损失提供补贴。

今天的包容来源于历史的惨痛教训。都安县副县长梁峰说:“这一带曾经植被茂密,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但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大炼钢铁时,很多树木被砍伐了,此后的几十年,由于生活贫困,村民不断砍伐树木卖钱、当柴火或开荒种地,逐步形成了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的现象。”

一方面,村民们陷入了“贫穷—砍伐、放牧—贫穷”的恶性循环,不断向大自然过度索取;另一方面猴子等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不断遭到侵蚀,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民见到猴群成为十分罕见的事情。这种“人进猴退”持续40余年。

此后的近20年,在中国政府发展理念转变和大力推进扶贫攻坚之下,迎来了“猴进人退”的时代。从1999年起,中国开始在部分省区试点实施退耕还林,2001年全国推开,截至目前投入超过4300亿元,此外还有封山育林、生态公益林补偿等生态保护政策。

  昔日石漠化严重的河池市金城江区九圩镇梅洞村如今山清水秀。

滇黔桂石漠化片区的生态状况也随之逐年改善,以田阳县为例,森林覆盖率已从2005年的35.6%上升为2015年的60.97%。

记者在河池市金城江区曾经严重的石漠化山区走访,只见山上乔木、灌木郁郁葱葱,山脚下村屯被绿荫环抱。

“现在的村民极少上山砍柴,过去的山间小道已经荒芜了,做林业调查都要拿着镰刀开路才行。生态恢复了,山泉水涌出来了,猴群自然增多。”金城江区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卢俊福说,除了猕猴,竹鼠、山鸡、野猫等都开始大量出现,有的地方甚至出现野猪。

相关专家和地方干部认为,滇黔桂石漠化山区的生态恢复既得益于中国政府的“绿色”发展理念,也得益于中国经济这些年的高速增长。一方面中国政府可以投入大量资金治理石漠化,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农民也从中国经济发展中获益,不再需要向大自然破坏性索取。

“山坡上种玉米每亩收入只有200元左右,而到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务工,一个月有四五千元的收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大多数农民都用沼气、煤气或者电做饭了,现在别说砍柴火,上山的路都没有了。”梁峰说。

(原标题:中国南方石漠化山区“猴族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