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上海的“洪荒之地”——新华社记者九段沙探秘

新华社上海8月11日新媒体专电(记者郭敬丹 何欣荣)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中国1.8万公里长的海岸线的中点,长江与东海交汇处,有一处河口型新生湿地——上海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这片约1/3个浦东新区大小的“洪荒之地”上,原始生态以最自然的方式肆意美丽着。在当地保护区管理署的热忱守护、科学管理下,九段沙涵养并展示着自己愈发珍贵的生态价值。

从上海浦东三甲港基地码头登船,约45分钟后,一线绿色紧贴江面出现在眼前,岸边的抛石里竖起白底红字的“上海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简易的小码头登岛,就走向了藨草繁茂、芦苇荡漾的九段沙上沙段。

上海市九段沙自然保护区管理署书记兼署长孙瑛介绍道,九段沙是长江口南支河段中最年轻的“处女地”,由长江口淤积的泥沙沉淀而成,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显露出水面。2000年,上海市批准建立了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2005年,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九段沙湿地成为上海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作为长江口最靠外海的河口型新生湿地,九段沙由上沙、中沙、下沙和江亚南沙四个沙体及周边水域组成。“乘船环岛一周需要一天时间,有的地方水浅,船进不去,只能靠摩托艇。”孙瑛说。

九段沙靠近浦东国际机场,飞机起降的轰隆声下,九段沙上的“主人们”却美得不动声色。走进长长的木栈道,一人多高的芦苇荡挡住了江风,一个转弯,视野开阔一些,看到两边矮一些的海三棱藨草。

再低头,植被下的滩涂地上散落着一个接一个的小圆洞,窸窸窣窣,拟穴青蟹、三疣梭子蟹快速爬过。“喏,这个就是中华绒螯蟹,也就是俗称的 大闸蟹 。”孙瑛告诉记者。话音未落,泥滩上弹起一小块条状“泥土”——“这是弹涂鱼,也就是 跳跳鱼 ,泥土色是保护色,看伪装得多好。”孙瑛说。

“快看,翠鸟!”顺着上海市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署办公室主任张泰的手指看去,一只体态娇小的翠鸟轻盈地钻进了芦苇荡。抬头,能看到白鹭、灰鹭不时成群掠过。“到了冬天,很多的候鸟都迁徙而来,耳边都是它们拍打翅膀的声音。”张泰说。

从一望无际的光滩,发育成一道道潮沟蜿蜒散开的生态湿地,露出水面的泥土一层一层,讲述着时间冲刷沉淀的印记。“九段沙是长三角地区的一道生态屏障,为长江8种江海洄游性鱼类提供了必需的洄游通道,也是候鸟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的重要停歇点、补给站。”孙瑛说,湿地还能够净化水体、调节气候,九段沙生态湿地和崇明东滩,就像是上海的“左右肾”,为了城市的生态健康“兢兢业业”。

为了保护好上海的“绿肾”,孙瑛带领的九段沙自然保护区管理署“恪守一个箴言”:“不要问九段沙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九段沙做什么。”

从一纸批文开始,建成码头、管理房、禽流感监测房,设立界标、警示牌,配备登陆艇、交通艇、小快艇……“这些人工痕迹几乎不影响九段沙的原始生态风貌。”孙瑛和团队十分注重对原生态的保护,芦苇荡里铺出的一条4.2公里的科考栈道,贴着地面的是芦苇杆,上面一层是竹排,都是在土壤里可以自然降解的材料。

“最开始什么都没有的,”祁鸿友说,他是上沙的守岛人,在这个听上去颇有些浪漫色彩的称谓下,过的其实是“寂寞沙洲”的生活。守岛10年,祁鸿友从最初的睡地铺、喝明矾净化后的海水,到现在有了宿舍,用上太阳能、风力发电装置,也可以看电视、听收音机。

“九段沙值得守护,应该把它保护好。”看着九段沙十多年来的变化,守岛人感慨起来。

经过16年的保护,九段沙的生态多样性朝着更丰富的方向发展,动植物种类及实有量持续增加。2015年监测的结果显示,九段沙湿地现有底栖藻类植物63种,海三棱藨草、芦苇等高等植物52种,昆虫403种,大型底栖动物114种。鱼类135种,其中包括中华鲟、白鲟、花鳗、胭脂鱼等5种国家级保护鱼类。鸟类206种,其中包括一级国家保护鸟类东方白鹳、白头鹤、遗鸥3种和小天鹅、黑脸琵鹭等21种二级保护鸟类。

从上沙返回九段沙湿地保护区基地,大院内的生态展示馆里,植物、鸟类、鱼类的标本依次陈列,草帘卷起,电子显示屏上讲述着九段沙形成、成长的历史过程。孙瑛介绍,目前,九段沙也已经全面启动了加入国际“人与生物圈计划”和“国际重要湿地”的申报工作。

未来,孙瑛希望“搭平台”,让九段沙形成“三位一体”的保护管理体系。依托执法网络,以湿地监管中心为支撑,构建监管平台;依托专家网络,以湿地研发中心为支撑,构建研发平台;依托基金会,以湿地展示馆为支撑,构建宣教平台。

“我们希望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来展示九段沙的美丽和珍贵,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九段沙、喜欢九段沙,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共同保护九段沙。”孙瑛说。

(原标题:大上海的“洪荒之地”——新华社记者九段沙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