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7类夫妻生“唐氏儿”风险较大

唐氏综合征是现阶段我国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导致的疾病。唐氏综合征患儿俗称“唐氏儿”,其主要特征为低智商、有特殊面容,常伴有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其他畸形,因为免疫功能低下,易致各种感染,且白血病的发生率比一般婴儿高10—30倍。截至目前,医学上对此疾病既无有效的预防手段又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只能通过产前筛查和诊断尽可能及早发现。

据专家介绍,任何一对健康夫妇都有生育“唐氏儿”的潜在危险。专家提醒,以下7类夫妻有生“唐氏儿”的风险较大:

1.妊娠前后,孕妇有病毒感染史,如流感、风疹等。

提示:可以通过“致畸五项”检查来诊断孕妇是否感染以上病毒。“致畸五项”就是TORCH检查(针对一组病原体感染的一种检查),包括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的检测。

2.受孕时,夫妻一方染色体异常。提示:医生建议34岁以上的孕妇做羊膜穿刺,以检查胎儿是否有染色体异常现象;34岁以下的孕妇,则可以做“血液筛查”,以筛查胎儿是否属于染色体异常的高危人群。

3.夫妻一方年龄较大。

4.妊娠前后,孕妇服用易致畸药物,如四环素等。

5.夫妻一方长期在放射环境或污染环境下工作。

6.有习惯性流产史、早产或死胎的孕妇。

7.夫妻一方长期饲养宠物者。

如何筛查?

抽取孕妇血清,检测母体血清中甲型胎儿蛋白(AFP)和绒毛促性腺激素(HCG)的浓度,结合孕妇预产期、年龄和采血时的孕周,计算出“唐氏儿”的危险系数,这样可以查出80%的“唐氏儿”。

筛查时间:怀孕第15-20周。同时,检查血清AFP、HGG还可筛查出神经管缺损等。

得知结果:孕妇于抽血后两三周去门诊做例行产前检查,门诊医生会告知结果。血清筛查呈阳性者,需要再做羊水检查,以便明确诊断。 5

(本报记者王平整理)

(原标题:7类夫妻生“唐氏儿”风险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