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付新华:还孩子一片流萤的微光

付新华在野外考察萤火虫。付新华供图

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记者刘伟)作为萤火虫研究专家,38岁的付新华身上的标签很多:大学教授、科普作家、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主任、儿童图画书作家。24日,他现身北京国际书展,孩子们排队等待他签售新书《水中的光亮》时,亲切地呼他“小新哥哥”,因为他把自己比喻成一条叫“小新”的萤火虫。

(小标题)结缘萤火虫

由蒲蒲兰绘本馆出品的《水中的光亮》采用摄影穿插插图的形式,讲述了付新华与儿子一起寻萤的故事,并介绍了萤火虫的一生,整部作品凝结了他爱萤的心和护萤的努力。但在2000年之前,他从未想过要一辈子研究和保护萤火虫。

《水中的光亮》封面。 北京蒲蒲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提供图片

“我第一次见萤火虫是在一个雨后的夏夜。我骑车到实验室,在草丛中发现了许多亮点。我很好奇,就停车伸手去掏,结果掏出一条5厘米长的发光大虫子。”付新华说,彼时尚在读研究生的他从导师那儿了解到“这就是萤火虫的幼虫”。

他觉得很神奇,想弄明白萤火虫为什么发光。后来一发不可收拾,付新华干脆以萤火虫为研究对象,成为中国第一个研究萤火虫的博士。

多年来,付新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进行野外调研,发现了“武汉萤”“雷氏萤”“中国萤”等新萤种,研究出了亚洲首套可以进行野外萤火虫闪光频率的追踪、记录、分析、模拟的一整套设备。

黑夜中发光的萤火虫。 付新华 摄影

“我的作息和萤火虫保持一致,每年至少3个月在外面。”尽管辛苦,甚至奔波在险峻的山路上还冒着生命危险,付新华乐此不疲。

2007年,他在峨眉山发现了一条500多米的光带,上千只萤火虫栖息在山壁垂下的藤蔓上,一秒闪光8次。付新华后来把这些像苍穹宇宙一样壮美的萤火虫命名为“穹宇萤”。

然而,2008年再上峨眉山,“穹宇萤”不见了。干旱、以及无数来往的运矿大货车刺眼的灯光让它们消失了。付新华非常痛心,“我的心路发生了很大转变,当时想不能只在象牙塔里做研究,我要保护萤火虫”。

付新华在野外考察萤火虫。付新华供图

(小标题)亮了多少城,暗了多少虫

付新华说,由于过度森林砍伐、光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古人所描绘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画面一去不复返。2013年,在付新华的努力下,湖北省守望萤火研究中心成立。随即的一项调查发现,几乎95%的城市孩子没有见过萤火虫,而这种稀缺性却引发了萤火虫活体买卖,形成了一条利益链条。

“守望萤火”发布的《2016年中国萤火虫活体买卖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3月,在淘宝网搜索“活体萤火虫”,结果显示有49家买卖活体萤火虫的店铺,而在萤火虫较多的7月,仅前10天,淘宝订单就达1366笔,按保守数据每笔100只计算,共卖出136600只,而最低价格为每只1.5元。

与此同时,线下的萤火虫相关活动近两年在城市里急剧升温。萤火虫主题公园、文化节、放飞活动、赏萤亲子游,遍布多个城市。

多数活动策展方都声称,其使用的萤火虫是养殖的。但付新华觉得这不可能。他说:“萤火虫可以养殖,但由于它的生命周期为一年,成虫一般只能活7天,而且对生态环境要求特别高,这导致大规模饲养很难实现。”

因此,为了城市人所谓的浪漫与兴致,大批萤火虫难逃野外抓捕的厄运。“估计75%的萤火虫在运输途中死去,而存活下来的也多在活动开始后2天内死亡。”付新华说。

为了对抗这种活体萤火虫买卖,2014年,“守望萤火”开展了“寻萤记”活动,在武汉周边开辟了10条自然赏萤路线,付新华和他的团队先后带领4000多人在不打扰萤火虫的前提下,去山里寻找和观赏萤火虫,并为参与的成人和小朋友普及萤火虫保护知识和理念。

《水中的光亮》内页,记录了萤火虫的种类。 钟光懿 摄影

(小标题)保护萤火虫的新模式

2015年,付新华与湖北咸宁政府合作,建立了22平方公里的大耒山萤火虫保育园。

为了保护稻田中的珍稀水栖萤火虫,他带领农民清理河道垃圾,用“生态补偿”的方式鼓励农民种植“亮火虫大米”,整个种植过程不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并进行灯光管制。经过一年多的生态修复与保护,2016年,大耒山萤火虫数量大幅增长。

付新华并不是保守派。他认为普及萤火虫保护可以适度商业化,甚至可以打造一个生态保护+社区发展+旅游开发的保护模式。“我们正在帮助常熟的一个村子,将赏萤与民宿和自然学校结合在一起。”付新华说,大耒山也吸引过两家旅游上市公司来考察,但他坚持“公益为先,商业为辅”,开发不能急于求成。

寻萤过程中,“小新哥哥”付新华给孩子们讲萤火虫的故事。 付新华供图

在付新华看来,为儿童创作萤火虫主题的图画书不失为普及萤火虫知识的好办法。“不要说孩子,很多父母都没见过萤火虫,不知道萤火虫的习性,也无法回答孩子提出的 萤火虫为什么发光 这类问题,更不知道去哪里观赏萤火虫。”

付新华说,城市的过度发展切断了大人、孩子与自然的联系。而他创作《水中的光亮》一书的初衷,就是要激发孩子与父母的共同兴趣,一方面可以达到科普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增强亲子阅读的体验,父母还可以获得指导,了解如何带孩子野外寻萤。

“在寻萤的过程中,孩子可能害怕黑暗,父母的鼓励会帮助他们克服路上的困难和恐惧,而萤火虫的光亮,就像是引领孩子前行的路灯。”付新华说。

(原标题:付新华:还孩子一片流萤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