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社牌坊的白天

结束了在韶关的采访任务,司机小王开车把我送回到上社的牌坊。

我毕业后就一直住在上社,这个闻名的广州城中村,有着12万的流动人口。所以即使小王送我回到牌坊时已经接近凌晨,仍可以看到两边街道热热闹闹的烧烤店,还有来来往往的人消散在午夜晃眼的霓虹里。

作为一个跑农业线的记者,每次采访我都会带回来一些特产。或许是一箱蔬菜,或许是几罐花生油,又或许是龙眼荔枝......对刚毕业的我来说,每次有这样的“好处”带回家都挺兴奋的,这些小恩小惠是对辛苦工作的回报。

我在牌坊下了车,手里提着一箱蔬菜、一箱龙眼还有一袋今天我从山上摘来的桃子。即使手里拎着更多的东西,小王从来没有把我送回到我的住处,只是轻轻感叹上社住着太多人了。我明白他的意思,也就每次都提前跟他说“就这里下车吧。”

我跺跺脚,理了一下衣服。穿着高跟鞋在山上做了一天的采访,此刻唯一的动力就是把这些吃的快点带回家。我像是一个大力士,忘了舟车劳顿的辛苦,想着回去和杨宁分享今天的“成果”就激动不已。

杨宁是我男朋友,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经常需要加班,偶尔不用加班了就抓紧一切机会睡觉。可想而知,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还怎么社交,他经常自我调侃“注定没有朋友,只有我们相依为命了。“

相依为命,用在两个在大城市里孤军奋斗的人身上真的太适合了。尤其夜幕降临,当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我们放空白天的一切忙碌,两个年轻的身体触碰在一起,没有言语,紧紧相拥。杨宁形容这种感觉“凄苦而美好”。

凄苦地想逃离这个孤独的大城市,美好地感谢世界让我们遇见彼此。

从牌坊走到住处大概要20分钟。我们的房子选得很好,没有在长长深深的黑暗巷子里,而是采光极好,冬暖夏凉,30平米厨房厕所阳台全都有。高跟鞋,加上手上将近20斤的重物,我走一会歇一会,路上的人用奇怪的眼神审视着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社熙熙攘攘的夜晚

我却傲娇微笑着充满信心,把这20分钟的路程拆成5段,每段到达后都暗自鼓励自己坚持再坚持,直至离家越来越近。

在楼下抬头看见5楼昏黄的灯光,心里升起一股热气腾腾的暖流。杨宁今天没有加班,这个点有可能已经睡着了,看见我还没回来就为我亮着灯。

我赫赫喘着粗气,把门开得很响,一进来就趴在墙角边抛下手上的东西。这种时候,我会故意弄点动静,让杨宁看看我今天带回来的“成果”。当然,他也是根本没睡踏实,看着我就笑着坐起来了,摸摸我的头说“你真棒,怎么到了不给我电话啊?”

我还没坐稳就急着跟他分享今天在乡村采访的趣事,还有我带回来的水果蔬菜。杨宁也很开心,但他的开心是因为我开心,而不是这些工作“小成果”。

洗完澡,褪掉一天的劳累,广州的夜更深了,但上社的熙熙攘攘似乎还在继续,隐约还能听到小贩的吆喝声和街道大喇叭的音乐声。

“我不想做这个工作了,站长一直没给我签劳动合同。”我叹了气嘟囔着说。

“你暂时还没更好的选择,先熬一熬吧。”杨宁轻轻抱了我一下。

“这样的上班,每天都是煎熬啊。”我背过身去。

伸手,关了灯,被吞噬在无边的黑夜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社BRT的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