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导弹“筑巢”的人

(照片由李明日、张佳璐、胡龙江提供)

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记者胡龙江 李兵峰)中国火箭军里有一支鲜为人知的导弹工程部队,他们常年奋战在大漠戈壁、崇山峻岭,建立起一座座地下“宫殿”用以存放国家战略武器。

他们就是为导弹“筑巢的人。这些“巢”却是用导弹工程部队官兵的汗水、血水甚至生命换来的。

导弹工程部队主要担负国防工程建设、作战工程保障、非战争军事行动“2+1”使命任务。作为全军地下工程建设的主体力量,该部官兵分布在全国数十个施工点位上,担负火箭军所有导弹阵地和部分军委、战区地下指挥工程施工任务。

导弹“筑巢”工程是高危行业,塌方、岩爆时有发生;爆破作业、带电作业、高空作业危险性大。同时,一线工区深处大山,泥石流、山体滑坡、山洪等自然灾害频繁,随时威胁着官兵生命安全。

; 据介绍,工程部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并引进新工艺、新设备,减少作业时长和工作量,进一步保障官兵人身安全。

近年来部队引进了海外的移动安全仓,被誉为工程兵的“诺亚方舟”。每个工区都至少配置一架安全仓。遇到危险时,队伍可以躲到舱内,舱内氧气可以供20人使用三天。

此外,该部队还承担国家级应急抢险任务,现拥有交通抢险、电力抢修、通信抢通、抗洪抢险和国际维和5类8支6200人的应急支援队,能够同时担负2-3个不同方向重大灾情救援任务。

2008年,在抗击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抗震救灾行动中,工程官兵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近五年来,该部先后19次参加地方抢险救灾行动。

(小标题)开工就是开战

2008年,执行冰冻灾害抢险救灾任务时,战士刘国龙在抢修电力设施时摔倒,致尾椎骨骨折,造成永久的伤痛。

“这点小伤不算啥,很多导弹工程兵连死都不怕。”刘国龙笑着说,“只是现在不能久坐,坐长途大巴车是最要命的了。”

入伍18年,他一直奋战在工程前线,如今已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一次地下作业中,一块钢模板砸断了他一根右脚趾;半年后,在执行钻爆作业时,飞石弹到面部,导致鼻梁骨骨折。“都以为我鼻子挺,其实是被砸翘起来了,”刘国龙说。

“阵地就是战场,开工就是开战。”这是工程部队的口号。工程工区地处偏远,远离家乡和亲人,加上任务繁忙紧张,有时一入山都要待上数周甚至数月。

(刘国龙 右)

2008年,刘国龙的妻子已经怀孕七个月,在外执行任务的刘国龙却无法回到家中。妻子既要忙活家里,还要照顾生病的婆婆,劳累过度导致早产。女儿出生时体重只有2斤4两,还患有脑部中伤后遗症。医生说,小孩可能无法正常行走。

为了不影响刘国龙的工作,他的妻子一个人挑起家庭重担,带着女儿东奔西走、问药寻医。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女儿终于能够慢慢走路了。

回忆至此,刘国龙眼眶渐红。“最亏欠的还是家人。不过他们都能够理解我肩上的责任。”

测绘技师龚晓斌在2008年9月被确诊为直肠癌。他一边与病魔抗争,一边将目光投向传统的施工技术“孤线测绘法”,病房里的信筏上留下了他密密麻麻的计算。以往火箭军部队测绘工作都沿袭此法,计算量大,步骤多,费时费力。

手术后仅1个月,他便执意回到大山工区,把革新构想进行实地验证。在传统工法基础上总结发明出一种准确度更高、使用更便捷的圆坐标测量放线新方法,将工时由原来的2小时缩短至40分钟,并简化了作业难度,军事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那会身体不行了,但大脑还是健康的,我就想着能不能多为部队做一些事情。”龚晓斌说。

(龚晓斌 左前)

术后,龚晓斌仍有5年观察期。按照国家政策,这5年内他可以评残,享受国家的终生保障待遇。但望着刚刚施工一半的工程,龚晓斌舍不得脱下军装。

他在日记中写道:“即使有一天倒下了,也要像一位真正的战士,倒在自己的阵地上。”

如今他精通23项施工技能,革新了12项技术成果,已申请国家技术专利。

(小标题)远离都市不远离现代文明

“虽然部队在一个工区呆上长则几年、短则几个月后就要转场搬迁,但我们没有临时观念、不搞对付凑合。”该工程部队副政委孙乐说。

现如今,每个工区都建有网络室、图书室、洗衣烘干房。战士宿舍配有电脑、空调、饮水机,官兵吃上了营养自助餐、玩上了现代娱乐设施,深居大山也能充分享受现代物质文明成果。

部队各级着眼官兵全面发展,大兴学习、研究、训练之风。培训了200名心理服务骨干,“知识工兵”“科技工兵”人才方阵不断壮大,先后有3100多名官兵学历升级,5400余名官兵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部队还定期组织文艺小分队下基层送欢乐、医疗小分队到一线送健康,协调发放施工补助、困难家庭经济救助,每年举办大龄青年联谊会、集体婚礼,确保官兵“吃苦不吃亏、受累不受气、流汗不流泪”。

(原标题:为导弹“筑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