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向世界进一步释放开放红利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 题:中国向世界进一步释放开放红利

新华社记者黎华玲、壮锦、王秀琼

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9月1日决定,按照内外资一视同仁原则,放宽准入、简化管理,鼓励外资扩大创投规模。而就在前一天,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名单公布,涉及辽宁、浙江、重庆等7个省市,中国自贸区自此增至11个。

两天内,中国接连释放鼓励外商投资、贸易自由的信号。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白明认为,中国政府鼓励外资扩大规模和新设自贸区,体现了坚定支持贸易投资自由、坚决推进对外开放的态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6年7月底,中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约85万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72万亿美元。

为加速对外开放,上海自贸区于2013年试点运行。此后,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建设陆续启动,并在创业创新、贸易投资等多个方面取得成效。

  上海自贸区的航拍照片。新华社记者丁汀摄

上海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试点由人民币业务拓展至外币,国际板黄金交易规模近2000吨;广东自贸区围绕打通“境内与境外”开展跨境金融改革创新,推进和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跨境双向发债、外商投资股权投资试点等产品。2015年,四个自贸区进出口总值1.7万亿元,约占全国的7%。

仅2016年前7个月,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就超过1.5万家,实际利用外资逾700亿美元。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第三方机构对上海自贸区的联合评估显示,82%的受访企业反映营商环境进步明显,95%以上的企业看好后续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东艳表示,第三批自贸区在地域上更具有代表性和辐射性,包括了东北、中西部省市,这标志着自贸区的纵深发展进入新阶段,彰显出中国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推进贸易投资开放的决心。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认为,新增的7个自贸区贯通东西,将推动中国向国际贸易新标准迈进,促进新一轮对外开放。“自贸区的复制推广和扩围,与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并行推进,无疑将释放出新的开放红利。”

随着“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深入推进,在内陆地区建设自贸区势在必行,外商投资目光也逐渐投向中国的内陆省市。

近年来,重庆市实际利用外资连续突破百亿美元,世界500强落户超过260家。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马非同认为,中国政府非常支持外商在华投资,“随着自贸区扩大至中西部,中国内陆城市将释放出强大的市场活力”。

中国社科院最新发布的《自贸区蓝皮书》指出,随着多边贸易体制发展受阻,区域一体化得到迅速发展,而国际贸易规则的变革,使自贸区和自贸园区的“国际经济合作政策工具”内涵出现新变化。

境内建立自贸区,先形成局部区域对接国际市场的小窗口,然后逐渐将国际市场的一些高标准映射到整个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推动改革创新,最后再进一步推进并实现整个中国经济全面对接国际市场。

  空中俯瞰广东自贸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许光建表示,自贸区建设已经从试点迈入推广阶段,有助于中国探索国际合作新形式,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

专家表示,内陆地区可以利用纵深广阔、人力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优势,依托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重点区域,推动区域互动合作和产业集聚发展。

“自贸区的进一步扩大有助于中国推进新的更高标准的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扩大开放领域、提升开放能级,接轨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许光建说。

(原标题:中国向世界进一步释放开放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