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通葡股份1亿港元跨界干细胞领域

每经实习记者 赵天宇

以葡萄酒为主业的通葡股份正在向医疗行业的热门领域干细胞治疗跨界投资。9月7日,通葡股份(600365,SH)公告其全资子公司斥资1亿港元,收购麦迪舜医疗集团(海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迪舜医疗)约10%股权。

目前,国内干细胞市场规模扩大,被业内认为是颇具潜力的“蓝海”。不过根据行业政策,上市公司如果希望进入干细胞研究领域,只能与医疗机构进行合作;即便临床研究有效,也暂时无法转化为商业应用。那么,通葡股份如何看待标的股权估值?是否有计划引入投资标的在国内落地?《每日经济新闻》致电通葡股份,但未获正面回复。

1亿港元买麦迪舜10%股权

9月7日,通葡股份发布对外投资公告,其全资子公司通葡健康以1亿港元,从御峰控股手中,收购麦迪舜医疗约10%的股权。以此次交易价格估算,投资标的估值达到10亿港元。

来自麦迪舜医疗官网信息显示,该公司总部位于香港,是一家投资全球再生医学产品的研发和商业化,以及顶级医院和治疗中心的医疗投资集团。麦迪舜医疗投资了在比利时和法国的上市公司Cardio3 BioSciences,该公司2015年更名为Celyad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此外,麦迪舜医疗还投资了美国、日本、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再生医学产业。

根据Celyad的2016年中期财务报告,其是一家临床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肿瘤学和心脏病学,旨在推进肿瘤学和心脏病学细胞疗法的识别和发展。其明星候选产品 C-CURE? 是一种利用自体细胞治疗患者的缺血性心脏衰竭(HF)的疗法。

对比近两年麦迪舜医疗的信息,其研发和商业化长期处于推进过程中。根据国盛投资2014年10日公告,麦迪舜医疗的核心技术用于心力衰竭干细胞治疗,“目前在欧洲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将在美国进入三期临床试验”;而近2年过去,通葡股份如今的公告中称,麦迪舜医疗的部分产品“已进入欧洲及美国三期临床试验”。

收购标的仍处高研发投入期

目前通葡股份投资的麦迪舜医疗,其财务数据却未见乐观。根据国盛投资财报,麦迪舜医疗2015年收益仅15.4万港元,年内亏损达2914.2万港元;2014年收益为5.2万港元,年内亏损2020.8万港元。

同时,2016年上半年,Celyad收益为4万欧元,但研发费用为1544.6万欧元,净亏损1692.6万欧元。2013年、2014年和2015年三年净利润分别为1448.9万欧元、-1645.3万欧元、2911.4万欧元。

虽然连年亏损,但Celyad研发成果的商业化在海外似乎已有了变现能力。今年7月,Celyad与日本公司小野药品达成独家许可协议,将收到预付款1125万美元以及2.99亿美元的阶段性付款等,Celyad还将得到小野药品销售地区净销售额的两位数特许使用费。

但是,想要进入国内的干细胞“蓝海”并不容易。去年8月21日公布的《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的主体必须是医疗机构,对资格也做出较严格的规定。这意味着,上市公司没有资格进行临床研究,今后上市公司如果希望进入干细胞研究领域,只能与医疗机构进行合作;即便临床研究有效,也暂时无法转化为商业应用。

此番通葡股份投资麦迪舜医疗,通葡股份亦在公告中坦陈,麦迪舜医疗由于从事干细胞领域的产品研发和生产等领域,可能存在研发周期较长、技术更新升级较快等风险。

  • 每日经济新闻
  • 祝裕
  • 每经实习记者 赵天宇

(原标题:通葡股份1亿港元跨界干细胞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