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湖的“包浆”

每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都有自己独特的“包浆”。杭州的“包浆”主要在西湖,西湖的“包浆”,是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文化艺术气息,在书法上尤为明显。我说的书法,主要指散落在湖光山色之中的历代摩崖、碑刻、题匾、楹联等等。这些书法大都出自历代名人大家之手,文翰俱佳,有的还伴随着相关的历史故事和传说,令人陶醉于此,流连忘返。

近几天,因为G20峰会的召开,全世界都在关注杭州,关注西湖,吸引人们眼球的景物实在太多太多,西湖之美获得了空前一致的高度认可。但我想说,西湖不但有美轮美奂的外表,还有无与伦比的底蕴,更有与众不同的“包浆”。

且不说杭州碑林会聚了五百多件古代碑帖墓志,也不说西泠印社乃文物之山,触目皆是奇珍,单说行走在西湖边,每每与碑刻书法不期而遇,便是一种惊喜与享受。比如,在孤山读到张岱的评林逋的“云出无心,谁放林间双鹤;月明有意,即思冢上孤梅”,你会不为之怦然心动?还有放鹤亭林则徐的楹联“世无遗草能真隐,山有名花转不孤”和康熙皇帝临摹董其昌《舞鹤赋》大型碑刻,你会无动于衷?还有湖心亭乾隆御题的“虫二”碑,取自繁体“风月”中间部分,喻风月无边。清光绪历下才子刘廷桂浏览泰山时题写“虫二”,无疑受到西湖湖心亭“虫二”的启发。而以《湖心亭看雪》驰名的张岱,在《快园道古》中记载过徐渭题“虫二”匾额的故事,你会发觉,原来仅仅“虫二”两个字,就有挖掘不尽的文脉。更别说当你龙井访茶,猛抬头发现苏东坡题的“老龙井”时的惊诧,以及登山吴山偶遇梅挚“有美堂”遗址及欧阳修《有美堂记》的感慨。还有凤凰山宋高宗赵构题写的“忠实”碑,在地下埋了多年,不经意被发现,此碑高达5米、宽2.8米,是赵构40岁生日时写的,适逢岳飞被杀5年,从这两个字,可以想见宋高宗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

生活在杭州确实是幸福的,杭州的文化积淀太深厚,你在湖边走着,几乎随处都有文物,都有故事。作为一位文化人,在享受“包浆”的同时,不由得扪心自问:我们能为这个时代做点什么?我们能给后代留点什么?请千万别误会,我不是提倡大家为湖山题字铭刻,强求留名青史,是得不偿失的愚蠢之举,反而会大煞风景了。我想说,刻意做旧的不是“包浆”,“包浆”是沧桑岁月留下的痕迹。一个文人墨客能否留下一点“痕迹”,不但需要靠自身努力,更需要几分机缘巧合,几分偶然因素。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埋头用功,无私奉献。“包浆”之类,还是留给岁月风云去过滤吧!

(原标题:西湖的“包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