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手机:恋爱的蜜糖还是“手雷”?

“粘连”。新华社发 蒋跃新 作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记者 刘伟)38岁的胡梦(化名)与结婚4年的丈夫刚子(化名)离婚了。而他们的离婚,竟是源于一部手机的“插足”。

即便在办理离婚手续的当天,刚子仍在低头玩手机。胡梦忍不住开口道:“都到这时候了,你还放不下手机。要不是因为手机,会闹到这份儿上吗!”

在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胡梦向记者回忆起2000年与刚子在QQ上相识的情景。在网恋不被看好的时代,北京的胡梦对着一部手机和西安的刚子开始了谈情说爱。

发短信、打电话、QQ聊天、微信语音,手机在爱情长跑11年的两人之间牵线搭桥。2012年,刚子在电话上对胡梦求婚成功了。

每个月200元的电话费、流量费支出,胡梦觉得值得。但与刚子喜结连理的喜悦2年后渐渐消失。胡梦发现,近在身边的丈夫几乎是不分昼夜地“玩手机”。

胡梦说,每天除了睡眠和工作,刚子在家的5小时中,4个半小时在看手机。胡梦说,“后来,我们因无话可说,矛盾不断升级,直至分居。但他还是每晚把手机捧在手里。手机比老婆亲,日子怎么过呢?”

手机从当初的“红娘”变成夫妻间的“第三者”的情况,对于“80后”离婚夫妻来说并不鲜见。

图为2015年2月11日,在香港尖沙咀地铁站,人们在低头看手机。新华社发

北京的婚姻咨询师傅新说:“多数来咨询婚姻问题的年轻夫妻都提到配偶患有 手机依赖症 。”比如,微信朋友圈中,各种求点赞、晒幸福、晒美食,其实都是为了满足“被关注”的心理需求,但由此往往忽略了配偶的存在。

长期研究手机传播与人际关系的复旦大学副教授胡春阳认为,要正确看待手机在婚恋关系和人际传播中的作用。他说,大量研究证实,手机传播可以促进浪漫关系的保持和发展,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方式通常是含蓄婉转的,但调查发现通过手机青少年和异性闲聊情感话题非常普遍。手机也把那些离别的夫妻连在一起。

胡春阳说:“虽然没有人统计中国当代有多少情侣之间最后的窗户纸是通过手机短信、微信捅破的,但被访问的大学生普遍报告说手机是求爱的重要工具。”

“80后”创业者刘敏也反对将手机“妖魔化”。有社交恐惧症的她认为,手机使得她的人际关系变得轻松。“吃饭、上下班、开会、打车,人们几乎离不开手机,但是生活节奏再快,爱情都不能被牺牲。”刘敏说,她对夫妻感情生活的质量要求高。

她与爱人相识于微博,私信聊天1个多月后见了第一面。从恋爱到结婚,除了必要的电话、微信沟通,刘敏和爱人都不喜欢通过手机传递碎片化的爱情信息。“很多时候,手机聊天没有表情,语气完整的语句,也容易造成误会。”刘敏说。

曾几何时,写情书这种被视为情人间最浪漫的事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消失了。但在29岁生日那天,刘敏收到了爱人送上的一封情书。此后,每年生日,她与爱人都会互写情书,即便早已过了热恋期,“把一段时间以来,你对对方的想法、感受总结一下,即便是在电脑上写,也很美好,而写的过程感觉很庄重。”刘敏说。

刘敏一家其乐融融。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虽然刘敏没有“手机依赖症”,但她承认现代人的生活已离不开手机,“就像电视、电脑,手机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但仍不可以取代生活”。

胡梦羡慕刘敏的爱情,个性独立坚强的她认为在现代婚姻关系中,女性也要保有话语权,离婚不是目的,她只是不想要低质量的、被手机切割为碎片的爱情。

据国家民政部《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全国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384.1万对,比上年增长5.6%,这意味着自2003年以来,中国离婚率连续13年呈递增状态。然而,手机究竟起没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仍是有待研究的课题。

傅新说,“80后”正在成为离婚大潮中的“主力军”,从他接触到了近百对调解婚姻的夫妻的案例来看,沟通不畅引发婚姻矛盾十分普遍,而手机成了导火索。

还在读大二的李薇薇一想到手机可能是埋藏在爱情中的“手雷”就十分困惑,甚至担忧自己未来要不要结婚。“手机的功能太强大了,一个淘宝或是微信APP就能搞定我衣食住行的全部,我的一天从手机开始,在手机中结束。”

其实,很多人的瘾来自于对于强大的移动互联网络的痴迷。为此,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于2008年牵头制定了《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将网络成瘾列为临床疾病。

无论是与爱人相处还是陪伴孩子,刘敏都会有1-2小时要求自己和爱人不把手机带在身边。“其实习惯就好了,夫妻之间也好,亲子关系也罢,要想获得高质量的陪伴,就不能受到干扰。这是出于对爱人和家人的尊重,也是爱的底线。”

胡梦觉得不能把离婚的责任简单归咎于手机,毕竟他们曾隔着上千公里打电话发短信,手机里藏着他俩曾经的爱情。

胡梦说:“我有时也痴迷于用手机等数字化产品看视频、打游戏,也许夫妻之间应该尝试 关掉WiFi半小时 ,帮助我们真正在日常生活中摆脱手机依赖。”

(原标题:手机:恋爱的蜜糖还是“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