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了金沙江大桥,就到了西藏地界。

喘口气终于把四川给扔出后脑勺了,赶快到界牌面前拍张纪念照,尽管这立柱有点高,还悬空,搞得全是车贴不干胶贴外加亲自签名,证明了前往西藏的人确实荷尔蒙发达、精力旺盛。金沙江桥头同样遭殃,显示“林贵虎进西藏”九九八十一难也难不倒的签字画押。

人贱就算了,手还这么贱。

然后经过芒康县纳西乡境内,沿着奔腾的澜沧江河流,去看绵延约10公里的千年古盐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是交通落后,还是盐田太过隐蔽,迄今为止古盐田还保留得相当完美,依然是古老的制盐场景。尽管旁边修起了博物馆,拦起来收了门票。

据说这里出产的盐,又叫藏巴盐,是当地打酥油茶的必备之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声四起,汹涌翻滚的澜沧江两岸陡峭的山壁上,密密麻麻架着上万根木头,远远看犹如江边人家居住的吊脚楼。

走进,架子上面支撑着无数块盐面梯田。有的在阳光的照耀下艳如明镜,有的干涸得裸露出绛红色的泥土,也有的覆盖着厚厚的雪白颗粒。

这是晒盐池。用木料在澜沧江两岸架起一座座“平台”,再用紫红色粘土把台面抹平压实,做上围堰。不超过10平方米,小的仅一二平方米。盐田一排排一层层,由江边一直架设到三四百米高的山腰上,一块接着一块,一片连着一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沿着晒盐池的小道走下去,在曲折、昏暗、狭窄的木架中蜷缩着前行,悬挂着由盐巴凝结而成的冰凌柱子。一层连接一层,叠叠累积,非一日之功。

这才是真正的“人不贱,但手贱”的人类和大自然智慧的结晶。

更难得还在沿用古老的制盐发方式。也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原始的晒盐方式。

每天早上,村人们通过陡峭的梯子爬入盐井汲卤。然后把卤水倒入盐田,让卤水经过风吹日晒自然浓缩。一般情况下,春夏风高日烈,晒盐最多只需两天一次,秋冬日薄风寒,晒盐则需四五天。晒好后,便用刮刀把盐粒刮出,扫在一起,沥干后就可贩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个约莫十来岁的当地小女孩跑过来,问我们需不需要导游?

那好,你给我们讲讲,这里为什么可以产盐?

小女孩摇头,关于盐井的发源、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统统不知道,“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里啊……我们这里的人都会。”

地理学家的科学解释是:由于欧亚板块被印度板块挤压,青藏高原不断升起,高原的气候也越来越干旱。高原上的湖泊不断蒸发、盐分越积越多,直到完全变成一片盐壳。后来又经地质变化,岩层扭曲,盐壳被深埋在地下。当岩层断裂,地下温泉溶解了地层中的盐并涌上地面时,就成了今天的盐井。

而这里被称作干热河谷地带,大部分时间阳光灿烂,气候干燥。尤其在河谷下部气温很高,再加上由澜沧江通道南来的强劲大风,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使这里成为一个天然的晾晒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元1斤的盐,像小导游的爸爸一个人工作15天,大概能产300斤盐。

买了小女孩家里自产的盐。有两种,一个称为红盐,一种称为白盐。澜沧江东岸纳西村的盐呈绛红色,江西岸加达村的盐是白花花一片。小女孩是纳西村的,她们这边盛产一种红粘土用垫底,所以晒出来的盐为紫红色。与之相对的纳西村盐田,不使用红粘土垫底,所以晒出来的盐为白色。

看上面的澜沧江两岸盐田分布图,就明白了。

红盐用来泡澡泡脚喂牲口,白盐炒菜炖汤作为食用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撰文 | 唐莲卡 摄影 | 小林 设计 | 小恒

8月,318川藏之旅

创视界全景摄影平台打破平面摄影的狭隘之处, 用全景摄影的新技术多角度、多维度、更全面的展示川藏线之美,再一次唤醒人们对318川藏线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