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来于百度百科的信息,世界第一高的山峰是8844米的珠穆郎玛。

不过早在1953年,就有英国人埃德蒙·希拉里丹将之征服。到1998年底,全世界共有1054人享用过了珠穆朗玛。

迄今为止,海拔6224米的格聂神山却成了热爱登山的男人们心中永远的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格聂神山看似温柔多情,美丽迷人,实则山势陡峭,暗藏雪崩。

曾有日本喜玛拉雅协会登山队、韩国、英国、瑞士等地的登山者前来攀登,均未成功。2006年底,经验丰富的美国登山家、52岁的查尔斯·弗洛前往格聂攀登,在海拔5300米处不幸遭遇雪崩,遇难身亡。

翻开历届男人对她的赞美——1877年,外国旅行者William Gill来到格聂发出这样的赞美,

“没有任何词语可以形容这座高大的山峰,在这里任何旅行者都可以体会到藏人的心情,不由自主地称之为圣山……”。

上世纪初,五世嘉木样在格聂建达青寺修行,如此表达对神山的呵护之情:

“倘若我有万米白绸缎,我将把岗波贡嘎包裹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洛桑大叔我们四人组压根连征服的欲望都没有,只能望高山而仰止,望远而兴叹。

从喇嘛垭乡出发,经过乃千多村,和乡政府派给我们的导游仁曾罗布一起又要徒步大约2小时到达山上的冷古寺,才能看到格聂神山的全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格聂神山,四川第三高山,康南第一峰,在藏传佛教的24座神山之中,格聂是位列第13座的女神。在藏地,胜乐金刚的圣地只有喜玛拉雅山和格聂圣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格聂,身形最为俊美的当属喀麦隆。由于其山体过于陡峭,山体上无法象格聂一样积存皑皑的白雪,只有一层薄薄的雪层如粉扑面,与周围黄绿覆盖的山体形成鲜明的对比……)

路途中,遇到重庆徒步去西藏的背包客曹真铭,刚刚从山上下来,说起沿路的风景眉飞色舞,森林、溪水、岩石和长年生活在这里的牦牛和盘羊……

有着类似于九寨的风光,小溪是碧绿的颜色,宁静的小水潭是蓝色。路到一半,仁曾罗布告诉我们,山下的河谷是虎皮坝,寺庙是刚刚新修建起来的冷古寺。但是真正古老的冷古寺在山顶上,只能依靠一条可以骑马或者步行的石头小道上山,这里的山民们并不打算重新修路,徒步上山是表达对冷古寺的虔诚。

冷谷寺的沿途石壁上,到处有经文字和古代高僧大德藏文题字、石刻的六字真言及梵文。快到冷古寺的山脚下,有净身池。一定要在这里洗脸洗手,洗去一路尘埃。在佛学中,这大概也是重要的环节,暗指人们洗去人生的三千烦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起康区很多寺庙,冷古寺显然要小很多。周围是很多修行人自建的矮小石屋,堆满了冬季取暖的劈柴。

是我们行走在318国道上看见的苦修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冷古寺全景拍摄。位于理塘县章纳乡西南部,离县城113公里,离章纳乡31公里,寺庙周围高山巍峨,诸峰峙蝶,奇石绚丽,溪水淙淙。凡前来朝拜者欣欣然,有喜色如入桃花之境。恰然自得,留连忘返。因此,高僧曰:“去朝拜拉萨,必先朝拜冷谷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半山腰上有了新的冷古寺,大多僧人已经搬了过去。老的冷古寺只有七八个僧人轮流值班。为我们打开寺庙大门的僧人,8岁被父母送到了这里。如今已经42岁。

寺庙大厅内比较阴暗,没有电灯,油灯也不多,更没有通讯和网络。柱子上挂着班禅等的画像。作为白教的发祥地,各高僧大德为求功德圆满都到此朝拜,取经学法。

或许是很少看见外来客,这僧人显得拘束却又兴奋。当小林给他拍了一张照片,他竟然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地笑了起来。然后,他还半带着固执地模样要去了我的手机,一张一张看路上拍摄的照片。也要了小恒的手机,问他,手机里的那些地方是哪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冷谷寺是康区最古老的寺庙之一,也是佛教传入康区后最早修建寺庙之一。它背依肖扎山,面对格聂山,上载危岩,下临深壑,恰好处在格聂和肖扎山谷之要口,故名冷谷寺)

问他有没有手机,他摇头。

问他的父母,会不会经常来看他。他也摇头。

问他走过最远的地方是哪儿?他答,雅江。因为他在雅江出生。

洛桑大叔去拍岩石山上的盘羊了,他、我和小恒就坐在寺庙门口闲聊。可是彼此之间可以交流得很少,我们对他的生活不够了解,他也不了解我们的世界。只说每天会有三次做功课的时间,也会定时在寺院投放粮食、食盐,等山上的藏马鸡、盘羊前来享用。

他还是很愿意和我们坐在一起。一直等到洛桑大叔回来,他才双手合十,点头,和我们告别。

我问小恒,你说,他的烦恼会不会比我们多?

小恒才20岁,无法回答我的这个问题。

或许,他没有吧。他有佛和寺庙,与他终生相伴。

与我而言,写作是我的信仰。

所有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繁杂庸俗,在每个字之间显现出来,又消散而去。它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承载了现实里的所有情绪,得以抵抗日常事物的琐碎和枯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小林 设计:小恒

8月,318川藏之旅

创视界全景摄影平台打破平面摄影的狭隘之处, 用全景摄影的新技术多角度、多维度、更全面的展示川藏线之美,再一次唤醒人们对318川藏线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