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宣传教师,要阳光快乐不要“苦哈哈”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新媒体专电(记者易艳刚)9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宣传教师,要阳光快乐不要“苦哈哈”》的评论。评论指出,每年教师节前后,对教师群体的报道都会井喷;不过,如今有些报道的“套路”痕迹太重,尤其是某些宣传教师奉献、辛劳的报道,散发着一股苦味,比如某个教师身患重病却坚守三尺讲台,某个残疾教师托起农村孩子的希望……孤立地看,也许这都是事实,但“苦哈哈”并不能代表教师队伍的主体,尤其是党和政府大力倡导并采取措施尊师重教快40年后的今天。

那种带有悲苦底色的报道,确实反映了一部分乡村教师的艰难处境,媒体报道或许能引起社会各界对乡村教师群体的关注。但物极必反,如果媒体每年都千篇一律地专门挑一些极端个案予以报道,可能会让人误以为教师群体的主体都是老弱病残,不仅无法客观呈现教师群体的现状,与教师群体整体的境况相去甚远,模式化的描述也很难引起受众的兴趣,更不利于激发年轻人接棒的热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从教育的“三个面向”战略方针到“科教兴国”战略,再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范纲要(2010—2020年)》,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投入越来越多,教师群体的待遇、地位都有了显著提升。教书育人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职业,那些苦哈哈、惨兮兮的教师早已不是主流。

既然如此,为何还会出现那些“一个比一个惨,一个比一个苦”的教师新闻?仔细分析,一方面是因为有些媒体认为,“苦并坚守着”的个案,更能吸引眼球,更能表现教师职业的崇高。按照这种“套路”去选择报道对象,自然是越贫穷落后的学校越有故事,越“老弱病残”的教师越有报道价值。

另一方面是因为,要写出教师群体的新变化,对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都是不小的考验。如果不是长期关注教育,并且勤于锻炼“四力”,仍习惯于沿用过去的“套路”,写出的报道不仅让普通读者觉得似曾相识、出现审美疲劳,估计教师们也不认可。

最近新华社关于教师的报道,引发的社会反响不错,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记者所展现的教师形象是立体的“真实”。比如,9月12日《新华每日电讯》“成风化人”专刊的一组报道,写的也是乡村学校的故事,但教师的形象是阳光的,他们的故事是彩色的、多元的,即便在艰苦的环境下,他们更多地找到了为师的快乐与成功,而不是“苦哈哈”;此前《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关于南开大学108岁学者杨敬年的报道,则展现了一个教育家、学者值得被铭记的光荣与骄傲。

相较于那些片面的、极端的、悲苦的个案,更用心地观察教师群体,写出真正能全面反映他们现状的报道,更有助于让全社会以平常心看待教师群体,也更有助于解决教师面临的现实难题。媒体在宣传教师形象时,要记得当初设立教师节的初衷是要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而不是把教师“报道”成让人同情的职业。在新的传播语境下,关于教师形象的传播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在那种悲苦的“套路”里陷得太深。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要将总书记的要求落到实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最容易做到的一点,或许是转变教师形象塑造的思路,让媒体报道中的教师群体不再那样悲苦、单一,而是让社会公众更多地认识到这个职业的阳光、快乐、光荣与骄傲。

(原标题:宣传教师,要阳光快乐不要“苦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