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盘锦市转型发展的“三色歌”

作为缘油而建、因油而兴的城市,提到盘锦,就会想到石油和辽河油田;如今,一提到盘锦,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水稻、河蟹、红海滩、绿苇荡……

渤海之滨,大辽河畔,作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市,盘锦转型的样本实践,是中国东北资源枯竭型城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谋求转型、破解“资源诅咒”的一个缩影。

蓝色转型

借助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重大机遇,2010年,盘锦市提出“向海发展,全面转型,以港强市”的新思路。而对于这个思路,盘锦全市上下也有自己的底气: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主轴和渤海翼城市,全市拥有118公里海岸线。

“原来是没有向海发展的强烈意识,造成有海不见海,有海不用海。”盘锦市长高科说,建设盘锦港,使盘锦的发展像磁铁石一般,被强烈拽到对外开放、向海发展的正确轨道上来。

从黑色石油到蓝色海洋,蓝色转型让这座年轻的城市振奋不已。

以辽东湾新区为核心,沿118公里海岸线,盘锦发展空间由“内陆型”变为“海洋型”。

而面向大海,也使得盘锦具备了接口“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韩自贸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先发优势和参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与协作的能力,先后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投资和贸易往来,区位发展优势日益凸显。

目前,盘锦港已累计完成投资270亿元,建成5万吨级泊位18个,基本形成了以港口为核心的集疏运体系。2015年港口吞吐能力达到5000万吨,并在今年9月正式通过国家一类口岸验收。

黑色坚守

进入8月,盘锦市辽东湾新区,吊塔林立,机车轰鸣,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而就在今年,总投资924亿元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精细化工项目也将在这里开工建设。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盘锦已经初步形成了石化及精细化工、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多点多元的产业形态。2015年非油气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比重达到88%,六大接续替代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比重达到70%以上。其中,在2012年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成为辽宁省首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

转型的成功,得益于盘锦没有另起炉灶,而是选择了利用已有优势,继续在“石油”二字上做文章,延长资源性产业链。

盘锦市发改委副主任、市转型办主任刘毅解释说,盘锦本身油气资源非常丰富,石化技术人才雄厚,这是盘锦最大的优势资源,需要坚守。“所以转型还是要以石油为头,以石化为身,以精细化工为臂来发展。”

在此背景下,北方华锦集团、台湾长春石化、宝来石化、和运新材料等一批龙头企业到盘锦安家落户。

2016年上半年,辽东湾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1.4亿元,同比增长23.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9.9亿元,同比增长29.2%;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3亿元,其中财政口径税收收入完成7.15亿元;外贸出口总额完成0.2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完成0.4亿美元。

绿色家园

茫茫的绿色芦苇海、数以万计的白色水鸟和一望无际的火红碱蓬草,初秋时节的盘锦开启了宜居宜游模式。

盘锦是一座建立在湿地上的城市。407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1500平方公里的芦苇荡,1600平方公里的水稻田,全境80%的面积为湿地。谈起生态立市,盘锦市委书记孙国相深情地说:“要把城市轻轻地放在湿地中。”

转型发展中,盘锦市始终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原则,大力实施城市、农村生态环保建设,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不遗余力地打造出了一个生态模式的“绿色家园”。

今年1月,在国家海洋局公示的第二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名单中,盘锦市名列其中。不仅如此,生态优势带来一系列荣誉——“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循环经济试点市”、列入《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区名录》、“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中国黑嘴鸥之乡”……

农业生产方面,经过多年精心培育和大力发展,盘锦市的生态稻米、绿色河蟹持续得到全国消费者的青睐,成为辽宁乃至全国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的新亮点。

告别昔日老工业基地污染景象的同时,作为国家重要湿地生态屏障,优质生态资源也在不断提升盘锦城市发展竞争力。

目前,利用一系列生态旅游资源,盘锦市正围绕“盘锦红海滩观赏会”、盘锦国际湿地旅游周等平台推出游苇海、赏红滩、住农家、泡温泉等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使盘锦成为扬名海内外的生态旅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