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丨“零拾”白晓刚个展

学术主持:范迪安

展览时间:2016年9月17日至2016年10月12日

开幕时间:2016年9月17日下午3时

展览地点: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D09-1

主办单位:798桥艺术空间
协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 中国文化创意传媒 扶春文化艺术机构

2016年9月17日下午,“零拾”白晓刚个展将在北京798桥艺术空间开幕,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教授担任学术主持,展出中央美院壁画系白晓刚副教授近十年来在日常生活,旅行中创作的油画、水彩作品。

此次展览共分“画室”、“书”、“日记·工厂”、“日记·矿工”、“台球”、“路过的风景”、“日记·望京”、“日记·旅行”、“女儿”九个部分,是白晓刚近十年用画笔对日常生活的记录。正如展览“Quotidian Wonders”英文主题一样,平凡见美好,正是这些每日发生的小事,点点滴滴,串联着对于生活的记忆,感受平凡的温度。

展览将展出至10月12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调色台》布面油画 55x80cm 201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调色台2》纸上油画 36x40cm 2011年

丨展览前言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范迪安

白晓刚以“零拾”作为自己展览的标题。这个标题很新颖——零星之拾,零散之拾,零碎之拾。这里的“零”,也就是他在画室空间、生活现实和自然景观中的所遇所见,这说明他是一位热爱生活、敏于观察和善于捕捉的画家。许多年来,他在教学之余,总是花时间走向社会,走进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旅途中画下各种为之心动的景象和景物,由此形成数量可观的积累。这里的“拾”,更体现了他的艺术的态度和方式,是以真诚的心灵面对世界,同时在勤奋的驱使下动笔不缀,从而练就了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也垒砌起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这数量众多的小幅作品汇聚在一个展览中,让人看到白晓刚的艺术追求和语言面貌。

在今天,学院里的画家拥有得天独厚的良好学术环境,可以悠然地进行自己的创作,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那就是如何使自身所掌握的基本功转化为艺术风格的建树。在白晓刚的作品中,首先可以看到他具有良好的艺术禀赋:经过学院教学的训练,他的艺术体现出一种优秀的品质和品格,在色彩感觉和造型笔调上,丝毫没有庸俗的气息,而是显露出比较纯粹的精神。其次,他在油画语言上一直追求表现的力度,用笔干脆利索,造型洗练果断,画面处理别出心裁,在视觉结构上基于自然而回到画面本身,由此显露出雄强的力量。无论是油画还是水彩,他都在感觉生发之际率性落笔,体现出纯粹的艺术品味。第三,他在日常生活中勤于动笔,生动地捕捉了大量的人物身影、生活场景的气氛以及大自然律动的生命,这种艺术表达中的直接性和绘画语言上的生动性,也就构成了绘画的当代性。对于一位还属于青年时期的画家,这是非常重要的品质。这体现了他身在学府、心怀宽阔的艺术状态,也体现了他远离世俗、追求精神向往的朴素情怀。

“零拾”这个展览中的作品看上去是零散的,但正由于白晓刚多年来专注对生活的体验和艺术语言的探索,这些看上去零散的作品,又合为一个整体,让人看到他在“手气”和“心气”上的自然贯通,看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绘画的热爱的一致性。在某种程度上说,今天的艺术固然可以大量的图像信息为资源,但真正的建树只能在自己点点滴滴的积累中形成;也只有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个人的面貌和个性的风格才能滋长起来,并趋于茁壮。为此,我祝这位年青的同事取得这样的收获。

2016年9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画室》布面油画 60x60cm 2011年

丨艺术家自述

这些年,每次路过或是到一个地方停留,都喜欢拾上几块当地的小石头带回来,已经成了习惯。

也许心底里揣着想捡到“宝贝”的意思,其实还是觉得捡的过程好玩儿,有趣!捡的很认真,弯腰低头,扒来翻去,挑三拣四,又擦又搓……对收获的要求并不高,只要石头有意思,不难看,不太大。

往往因为“到底哪块更好”,留下这个还是那个,纠结半天。结果常常是刚捡到个“更好”的,前一个便被丢弃了,偶尔运气好,要是碰上一块“可心、中意”的,心里真就像是得了“宝贝”!

时间一长,越捡越多,书桌上、窗台边、柜子里,东一块儿西一块儿地搁着。偶尔会拿起一块摆弄,不管隔了有多久,一下子就会想起当时当地的情景,甚至比看日记、照片还来的亲切,生动。

这些年我画画的状态,也有些像“捡石头”。带学生外出写生,回老家看父母,假期外出旅行,或者在画室里呆着,都会自然而然地拿起笔画几张。也常抱着要画出张“好画”的念头,但更喜欢这画画的过程:又擦又刮,改来改去,反复折腾……辛苦,却自在。

自己也经常会为这一张和那一幅究竟哪个更好犹豫不决,偶尔要是画了张“不错的”,那种可遇不可求的满足感,真是舒坦!

这些年,好的坏的画都攒着,堆在画室里,偶尔翻看,当时当地、画里画外的情景会一幕幕出现在眼前。

要办展览了,挑选、捯饬一番,拿出来和朋友们见见面。这些零零碎碎但也认认真真的作品,似乎也能呈现我东捡西拾的过程,或多或少是我追求的画画的一种理想境地——自在、忘我而且陶醉。

这种近乎奢侈的状态也许还透着一种“无可奈何”?我并不确定。

既然是展览,就得起个名字,才有了把这些作品收拾到一起交给大家看的理由。

想起这些年捡的小石头,就叫“零拾”吧。

白晓刚

2016年8月26日凌晨

望京

《青海日记》之7纸上水彩 25x35cm 201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海日记》之7纸上水彩 25x35cm 2012年

丨部分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桌子》纸上油画 36x40cm 201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筒》纸上丙烯 80x60cm 201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No.4 布面油画 60x100cm 201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No.12 布面油画 50x54cm 201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间里的阳光》布面油画 100x80cm 2008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厂日记》之17 纸上水彩 21x29cm 201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矿工日记》之22 纸上水彩 21x29cm 201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矿工日记》之4 纸上水彩 21x29cm 201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夜间台球》1 布面油画 53x86cm 2009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夜间台球》5 纸上水彩 21x30cm 2009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街边早点》布面油画 80x100cm 2008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拉萨八廓街》布面油画 50x55cm 201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望京日记》之18 纸上水彩21x30cm 201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望京日记》之24 纸上水彩 21x30cm 201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赛族的女人》布面油画 60x85cm 201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肯尼亚日记》之9 纸上水彩 21x30cm 201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肯尼亚日记》之12 纸上水彩 21x30cm 201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疆日记》之10 布面丙烯 60x70cm 2016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疆日记》之1 布面丙烯 60x70cm 2016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藏猫猫》布面丙烯 30x30cmx3 201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日》布面丙烯 42x30cmx2 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