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月饼家族”的中秋聚会——不同的饼一样的月

新华社北京9月15日新媒体专电(记者盖博铭 梁天韵 孙琪)“过中秋、吃月饼”,中秋节是铁打不动的农历八月十五日,但月饼可是古今不一、南北有别。“月饼家族”都有哪些新老成员?古今的月饼是怎么变迁的?

古今对话——品一品月饼文化中的“雅俗之变”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透过苏轼的诗句,麦芽糖和酥油的香甜,与中秋夜的月华,一同穿越千年,映照在今人心间。

北京市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介绍,对月饼的正式记载见于明代《宛署杂记·民风》一书,“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月饼在明朝成为中秋拜月必备的祭品,人们分而食之以求“人月两团圆”。

据文化学者介绍,清代月饼的饼皮均为酥皮,占据现代中秋月饼市场最大份额的广式糖浆皮月饼,“皮软馅靓”实际上是学习自西式糕点的作法,其发扬光大则源于现代食品工业的机械化、批量生产。

时至今日,“月饼文化”也在因势而变。“月饼”正被赋予更多可被利用的价值。被商业雕饰也罢,被人情世故所扰也好,“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的时候,未尝不可多一份心思,品一品其中的古韵绵长。

新旧对话——瞧一瞧月饼市场中的“创新之战”

在安徽,71岁的古徽州制饼艺人洪国清起了个大早,他已经不像16岁初学制饼时那样年轻,但是他制起饼来仍然有板有眼:称重、打面皮、包馅儿、压平、用麦芽糖写上“中秋快乐”、撒上黑芝麻、炉火烤制——古法手工制饼,用料配比和火候全靠匠人的经验和手艺。

片刻出炉的“徽州月饼”香甜酥脆,这个又被称作“徽州麻饼”的食物,满是徽州人对家乡的回忆。“过中秋,吃麻饼”也成为历代徽州人的传统。

这传统的手艺已是月饼制作的标杆,但每年,人们总会发现,今年月饼又“玩”出了新花样。

一开始,人们讨论五仁儿月饼是否好吃,后来当人们不再觉得冰皮月饼、榴莲月饼是新主意时,商家总能作出“新文章”。

带有公司名称或者祝福的“定制月饼”,体现品牌特征的“主题月饼”……甚至有商家推出了韭菜月饼、咸菜月饼、小龙虾月饼……还有人盘点了今年多款“网红”月饼,并在社交媒体上“试吃”品鉴。

此外,3D打印月饼模型、“青铜口味”月饼以及通过微信、微博售卖的“私房月饼”着实吸引了不少眼球。

月饼在传统意象的基础上又融合了流行文化和商业文化,也正成为二者传播的“载体”。

地域对话——尝一尝月饼口味的“甜咸之差”

“广式月饼特别是纯莲蓉馅最美味”“我大云南的云腿月饼,谁吃谁知道”“胡同串子打小吃惯了 大白皮 青红丝五仁月饼,就好这一口儿”……

随着玉露生凉、丹桂香飘,“哪里的月饼最好吃”辩论赛再次打响。

上海的任女士从小家里过中秋的习惯,就是从杏花楼提回一盒月饼。“上海人爱甜食,我尤爱豆沙和莲蓉。虽然市面上不乏各种精巧的月饼,但还是留恋那种朴实的甜。”

北京的王奶奶中秋节前特意去老字号买了几块“老月饼”。“提浆皮,里面是冰糖和青红丝,孩子们吃不惯,但我们老人家还是吃这个最称心。”王奶奶告诉记者,京式月饼按饼皮工艺可分为自来红、自来白、提浆、翻毛数种。

云南昆明的潘先生每年中秋前,都会去专门的中秋集市采买节货。“地市州的各种土特产,酸角、甜角、火烧牛巴、鸡枞、鲜花饼……月饼要挑好火腿,宣威的最好,还要考虑饼皮是不是酥软。”

各地的月饼因风土人情的不同,从形制到滋味都有很大差别,逐渐在江湖上形成了不同的月饼“流派”,广式、苏式、京式、滇式、潮式、徽式、闽式……不一而足。

中秋节吃月饼,吃的不光是味道,更是团圆与思念。不管是哪一“流派”,这一点都是相同的。

中外对话——看一看月饼经历的“中西之别”

哈根达斯、星巴克、米琪等“蛋糕式”月饼正异军突起,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美心、荣华等港台品牌也逐步走进大陆消费者的家中。

凭借其特有的品牌形象与公关策略,各大品牌也正借着传统节日的东风,将“洋味道”融入月饼之中。

刚刚在北京参加工作的王小姐准备买一些特色月饼回家探望父母。她说,平时爸妈只会买那些传统风味的月饼,今年也让他们尝尝鲜。

“月是故乡明”——在异国他乡的游子却是难舍传统的味道。尽管各种各样的月饼层出不穷,但不少人还是打算吃传统的中式月饼。

在伦敦工作的姜女士正打算给外国同事准备一些传统的月饼作为节日礼物。她说,能够在异乡和大家一起吃一次月饼,让异国的朋友们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是中秋节最喜悦的一件事。

郭瑀是美国马里兰大学的一名博士生,她说,离家多年,在异国过中秋已成为她思念亲人、思念朋友不可或缺的“仪式”。

“年纪越大,越懂得珍惜家人,所以在这样的日子里自然总会想起他们,”郭瑀说,“抬头看月亮,想到地球另一端的亲人朋友,会感叹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是何等恰如其分。”(参与采写:孟盈如 周畅)

(原标题:“月饼家族”的中秋聚会——不同的饼一样的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