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学术不端屡禁难绝?

收获

漫画 赵春青

9月1日,《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在全国各高校正式施行。由规范性文件上升为部门规章,足见教育部对学术不端行为整治的决心。

文件出台的背景是近年来各种学术不端事件频发。记者调查发现,尽管相关部门出台办法治理学术不端,但此类现象仍然屡禁难绝。

数量奇高,质量堪忧

2015年3月,英国现代生物出版集团宣布撤销旗下12种期刊43篇论文,其中41篇是中国作者的论文,撤稿主要原因是“发现第三方机构有组织地为这些论文提供了虚假同行评审服务”;

2016年3月,山东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发生多起论文涉嫌抄袭事件;

2016年7月,有媒体调查称,论文造假形成黑色产业链,涉500多所高校,一篇要价几千元到几万元。

……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以“买版面发论文”“代写论文”“论文抄袭”等为典型的学术不端行为屡屡被曝光。

不仅如此,买版面发论文更成为学术界公开的秘密。一所“985”高校青年教师黄哲告诉记者:“国际期刊按页数算,一页大约2500元,400字一页,5000字的论文近3万元,一些国际期刊甚至有中国子刊。”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尚廉就曾表示,他每年在评审优秀博士论文时都很惊讶,一些博士生短短3年内,竟然有几十篇的论文被SCI收录,“简直是一个论文机器”。

而学术不端的结果是“有量无质”。据统计,2014年,中国SCI论文数为26.35万篇,排在世界第2位。但在影响力指标方面,世界科技论文平均被引用次数是11.05次,我国发表的国际科技论文平均被引用率为7.57次,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

为治理学术不端事件,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各类政策。仅以今年为例,2016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出台。随后,教育部发布《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

高校评价机制是深层原因

出台了这么多政策,仍然刹不住学术不端之风,原因究竟何在?

高校评价机制被认为是造成“学术不端”的深层原因。“你不要讲那么多课,要多去发文章。我如果要找讲课的老师,就不用费劲引进你们了。”黄哲从知名学府一路读到博士毕业,被引进目前就职的高校,本想教学优先,履行“为人师表”的责任,却被要求多发论文为学校的排名做贡献。

从“211”到“985”,再到如今的“双一流”高校评选,论文产量是一条不变的“硬杠杠”。“发表了几篇论文、有什么科研成果,都和他的职称评定、晋升挂钩,有很多教课好但是没有论文的老师,到退休都是一个讲师。”黄哲说。

此外,高校薪酬体系也被认为是造成学术不端的重要原因。北京一所本科院校的青年教师王成说,国内的高等院校大多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因此教师常常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一个课时工资是70元左右,教课算绩效,加上岗位工资和基本津贴,一个月可能只能拿五六千元。靠工资生活是不现实的,但写论文就不同了,只要在核心期刊上发一篇,学校直接奖励3万元” 。

长期研究学术规范问题的东北师范大学刘芮方博士则认为,社会诚信体系的缺失也是造成学术不端的原因。

刘芮方说,大家从小接受的教育中缺乏诚信方面的教育,学生考试抄袭情况不少,而且在大型考试中,个别教师为了个人业绩,甚至鼓励抄袭、传授所谓抄袭技巧。个别地方被曝集体作弊就是这一行为的体现。“学术不端就是从缺乏诚信的教育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

反复加强诚信教育

于今年9月1日施行的《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明确了六类学术不端情形,包括: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篡改他人研究成果,伪造数据或捏造事实,不当署名,提供虚假学术信息,买卖或代写论文等。

从9月1日起,学术不端行为一经查实,将受到通报批评、警告记过、终止或者撤销相关的科研项目、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开除等处分。

但在黄哲等高校教师看来,这依然难以彻底根治学术不端行为,“如果没有利益诱惑我,我为什么要去违法。根本上还是要大刀阔斧改革高校评价机制,创新科研体制”。

也有舆论质疑,《办法》所规定的处理主体仍是高校而非第三方,很多时候,高校里发生学术不端行为,为了利益纠葛和维护学校的“面子”,高校往往采取敷衍、推诿、回避等消极态度。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对此回应,高校要切实担负起预防和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主体责任,事后的严格调查和严肃处理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在防患于未然上下功夫,建立起长效的预防机制和监督机制。这就要求高校在日常管理中加强教师学术规范教育,提升其职业道德素养。

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施平强调,应以法律手段预防和惩治学术不端行为,保障学术诚信体系的构建。“论文抄袭污染了学术风气,科研成果造假将造成更大危害,应该严惩” 。

刘芮方则认为,治理学术不端,要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就开设诚信课程,只有反复加强诚信教育,才能达到普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