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济南当年的那些彩扩店,都到哪去了?(图)

这种带着“柯达”字样的彩扩店门头,曾经遍布省城。

如今,人人都是摄影师,手机、数码相机、IPAD,我们有太多能够记录生活瞬间的工具,保存照片也不需要洗出来,因为我们有了电脑、移动硬盘、网盘等更方便更高效的介质。在这样的环境下,照片洗印这个行业,还有发展的空间吗?

文/片 齐鲁晚报记者 刘雅菲

想找个地方洗照片

转了几条街没找到

手中拿着优盘转了几条街,市民李青也没找到一个洗照片的地方,优盘里存的是一家人精挑细选的照片,打算洗出来做个照片墙。“洗照片的地方应该没这么难找呀,难道我找的不是地方?”

李青已经记不太清自己上一次洗照片是什么时候了,那时街头的冲印店还有不少,拍一寸照片、冲印都是需要等上半天或者一天才能取照片。满街都是冲印店,那种“盛景”至今还留在曹先生的心中。1997年,他来到叔叔开的冲印店工作,那时候可以说是冲印行业的黄金时期。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济南市区光冲印店就有三百多家。”曹先生说,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盛景”,是因为那时一种“傻瓜相机”慢慢普及到了几乎所有的家庭,不仅便宜,使用起来还简单。

相机多了,冲印的需求也就大,曹先生的店里每天光冲印就能有个几十卷,要是赶上“五一”“十一”过后,一天都能有二百多卷。

智能手机一兴起

冲印店倒了一半

济南人生活的变迁,也直接影响了这些冲印店的发展。葛先生的彩扩店已经在五年之前关闭。而段先生的店开在2003年,带着“柯达”字样的黄色门头还十分显眼。

段先生开店的时候,数码相机已经开始变多了,但冲洗照片还是占了他业务量的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分别被胶卷、相纸销售和证件照、全家福、艺术照业务占去一半。

而数码相机普及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从2002年开始就逐渐多了,2005年基本就普及了,冲洗照片的地方,也基本都上了激光冲印的设备。”曹先生感觉到,那个时候,冲洗照片的数量有所减少,但减少不算太多。

“智能手机出现,才是对冲印行业最大的一个打击。”段先生表示,人们拍照、看照片都方便了,“现在来我们店里冲洗照片的大都是回头客,老年人,年轻人已经很少了。”

每一次新鲜事物的出现,对于这些冲印店来说都是一次阵痛,“数码相机、智能手机一兴起,我们这些冲印店倒了得有一半,剩下的勉强维持下来,开始了一次次的转型。”转型中,段先生的店由最初的业务,逐渐加入了复印、打印、刻字、标书、印刷品等等,原来的那些业务只占了现在的四分之一,四分之三业务转向了图文制作。

冲印店转型图文店

网络冲印已成主流

转型后的图文店,依然要面临激烈的竞争,除此之外,它的经营好坏已经不仅仅和市民拍照洗照片关联了,经济形势都会直接关联到这一个个小的店面。

“房地产等市场好不好,我们这边都能直接感觉到。”在市中区经营着一家图文店的市民高女士说,市场好的时候,标书制作、广告制作、办公楼内外装饰等业务也都跟着“火”起来,“我们的营业额、干活劲头也就跟着上来了”,如果将这些图文店的经营状况做成一条线,和经济的发展情况应该是有着很密切的联系,高女士说:“我们现在可以说也是经济的晴雨表了。”

李青最终决定从网上冲印照片,把照片通过网络传过去,对方冲印好了之后再用快递寄回来,不满意还能重新冲印,算下来比到冲印店还便宜。“相纸有十几种可以选,还可以做成台历、杯子,很方便。”

网络冲印已经成为冲印行业的主流,被年轻人广泛接受。高女士、段先生和曹先生也已意识到了网络冲印的方便,早就开始接受回头客从QQ或者从邮箱传来的照片。但怎么把业务拓展到更广阔的网络,虽然已有了模板,但限于种种因素,目前还没有打算。

对于冲印行业的未来,摄影爱好者傅关强抱有积极的看法。从使用胶卷开始到现在用单反,他和不少冲印店的老板也成为好朋友。“虽然数码产品已经如此普遍,人们也不需要洗出来就能看到照片,但是冲印出来的照片,感觉总是不一样的。”因此,傅关强认为冲印并不是一个夕阳行业,“太阳从这边落下,就会从另一边升起,现在的冲印行业就是这样一种态势。”

(原标题:济南当年的那些彩扩店,都到哪去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