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科普日航天展:让普通人“摸到”太空

  9月17日,在中国科技馆,观众们排队体验“神州飞船”。新华社金立旺摄

新华社北京9月21日电(黄硕 褚萌萌)在位于北京亚运村的中国科技馆里,静静地停驻着一艘“飞船”。它外表由灰白两色组成,侧面印着五星红旗和“神舟”二字,舱门紧闭,在灯光下看起来并不太起眼,却不断有观众走到它身边。

耳边“闭馆提醒”的广播已经响起,工作人员不得不反复提醒走近的观众:“今天的飞船体验已经结束了,请改日再来。”

几分钟后,“神舟飞船”的舱门打开,六岁的史嘉俊拉着妈妈的手沿着台阶走下来,带着一脸兴奋:“感觉自己就像在太空一样!”

史嘉俊和妈妈易湘玲是几天前从新疆来北京旅游的。对于他们来说,这次“飞船之旅”在计划之中。“我很早之前就看到9月在科技馆有全国科普日的展览,所以特意在行程里安排了一天来参观。”易湘玲说。

   “神舟飞船”模拟舱外观。新华社记者黄硕摄

2016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于17日到23日在全国展开,中国科技馆是北京主会场之一。恰逢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今年展览中航天科技成了绝对重头。

吸引了史嘉俊和诸多观众的“神舟飞船”就是本次航天科技展中的一大特色项目,它显然不是真的飞船,但却是按1:1比例对真正的神舟飞船进行还原的模拟舱,在此次展出中专供观众进入体验。

  9月17日,在中国科技馆,小观众们正在体验“广寒宫”。该项目以探月工程获得的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等数据资源,结合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技术,全景模拟月球球体,让观众获得置身月球表面的逼真体验。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飞船。2003年,“神舟五号”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这也是中国首次成功发射载人飞船。此后的十多年间,“神六”“神七”“神九”“神十”陆续载人进入太空。今年晚些时候“神舟十一号”又将搭载航天员发射,并与不久前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实现对接。

工作人员王冰介绍,供观众体验的“神舟飞船”内部设有四个座位,可以一次容纳四名游客。进入舱内后,观众会观看一部时长6分钟的VR电影。

“观众可以从宇航员的角度体验在空间站进行对接的场景。”王冰说,“飞船”18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但在17日预先举行的专场活动中已有约200名游客参与,其中有三分之一左右是小朋友。

在“神舟飞船”所在的占地2300平方米的一层航天成果展厅内,游客除了体验互动设施,还能看到历代长征运载火箭模型、飞船返回舱实物、宇航服实物等不可多见的静态展品,并结合展板解说了解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历史。

  9月17日,在中国科技馆展出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1:20缩比模型。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展览负责人周武说,展览从今年1月就开始策划,旨在系统地展示中国航天包括人造卫星、载人航天、探月等几大方面的重要成就。“我们希望运用新的技术和设备更好地吸引观众,同时通过实物展示,让航天技术对普通人来说更加直观和可视化。”

相比之下,二层的展出则更偏向想象和创意。其中一个展区中,陈列了六件“月球探测载荷创意设计征集活动”中的优胜方案,它们中的一部分最终将有机会随预计2018年发射探测的嫦娥四号登陆月球探测。展出的六件方案设计者都是学生,他们中的一些人也来到了现场,向观众介绍他们的作品。

  展出的神舟三号飞船返回舱实物。新华社记者黄硕摄

中科院地质所博士生张明明参与设计了其中一项方案“月尘探测仪”,用来探测月球表面的尘土和月球周围观测到的光晕的关系。

“我们提出的都是一些别人没搞过的小点子,既有趣味、又有意义。”他说,“我觉得这就是创新对于科普的意义。”

   重庆大学研究生李磊正在讲解他参与设计的月球载荷创意方案“月面微型生态圈”。新华社记者黄硕摄

来自重庆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研三学生李磊则是方案“月面微型生态圈”的设计者之一。尽管17日才来到展览现场,他已经对这里的各个展品十分熟悉,而对于自己的方案,他更是“演练”出了一套科普方法。

“我们的方案是把植物和动物在封闭状态下一同运送到月球,监测在月球环境中是否能完成自给自足的生态循环。很多小朋友不懂太深的知识,我就会打比方。”李磊说,“比如在解释我们装动植物的容器要保温,我就会说给小动物盖上一件棉袄,不让它冻着,这样他们就会明白。”

李磊不是这里唯一的“科普能手”。在一旁的展位,来自某科技教育公司“北斗启航”项目的工作人员正在向观众展示他们的教具,讲解北斗卫星是如何应用于防灾、气象等不同的生活领域。

  “北斗启航”项目中水位监测教具模型。新华社记者黄硕摄

“北斗可以对水面变化进行监测,当湖里的水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触发报警,让有汛情危险的地方进行及时泄洪。”该公司的软件工程师叶志超一边操作着模拟成湖泊和河流的教具模型一边解说。

据他介绍,“北斗启航”项目是以北斗为主线的科技知识课程,主要面向学校,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接触各式各样的教具模型,了解北斗卫星是如何作用于人们生活的,并学习相关的防灾、气象乃至电路等知识原理。

叶志超说,课程以一个学期为周期,目前已经在北京市内的几所学校展开,“我们的目的就是把科学技术植入到课堂中去。”

除此之外,动手制作火箭模型、体验太空机械臂等活动,都让看似高深的航天科技和普通人变得“零距离”,也让科技馆俨然成为一个“航天乐园”。

9月17日,在中国科技馆,观众们排队体验天宫二号模拟舱。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而当人们走出科技馆,还会发现西门外广场上的一个“惊喜”——不久前刚刚升入太空的“天宫二号”。同样,这架“天宫二号”也是1:1的模拟舱,内部按照实物进行还原,满足观众的好奇心。

周武介绍,尽管全国科普日活动在本周就将结束,但一层的航天成果展还将持续近两个月。今后在科技馆四楼还会有长期的“太空探索展”,届时观众可以在那里继续看到航天设备实物,体验更精良的短片和先进技术等。

(原标题:全国科普日航天展:让普通人“摸到”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