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齐鲁大讲坛百姓宣讲团 分享“中国梦·小康情”

9月24日,“中国梦·小康情”百姓宣讲活动走进齐鲁大讲坛。

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中国梦·小康情”。9月24日下午,由各阶层百姓参与的“中国梦·小康情”百姓宣讲活动走进齐鲁大讲坛,企业经理、村党支部书记、普通科员等都到场用身边的动人经历讲述了自己心中的小康情。本次活动由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孙书文主持并点评。

电影《失孤》很多人都看过,里面的主人公十四年寻子历程让很多人为之动容。24日的齐鲁大讲坛上,这部电影的原型郭刚堂讲述了自己的团圆梦。“我是聊城市开发区里菜屯农民,也和大家一样曾经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郭刚堂回忆,一切幸福随着儿子被偷走成了泡影。

他买了辆摩托车,开始了铁骑寻子的路,一骑就是19年。有一次在大别山,突然刮过一阵邪风,“把我和摩托车刮向悬崖。我死死抱着路边的防护柱,血混合雨水从石柱上流下来。”郭刚堂回忆说。在漫漫寻子路上,郭刚堂感受到了凄风苦雨,但更多的是来自社会的关爱。郭刚堂先后成立了天涯寻子网、天涯寻亲协会等。“我们想让这些寻亲寻家的人员从抱怨、愤恨、偏激中走出来,回归正常生活。”郭刚堂说出了自己心中的“团圆梦”。

在此次大讲坛上,每位宣讲者都讲出了身边最真实、最朴素的故事:济宁市金乡县胡集镇政府宣传干事刘烨华一心带领村里的百姓脱贫;80后创业者牟磊创业时在一个小姑娘的鼓励下喊出了第一声叫卖声;李连明作为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朱家村党支部书记,小康对他就意味着全村人都走到幸福的路上;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团委副书记王竹君致力于“救”在眼前的志愿服务;济南市公安局天桥分局副主任科员刘小源的同事姚鹏则为了履行一名普通人民警察的职责,把全身血量60%的2800毫升鲜血,洒在了一段300米的缉凶路上;而对于退伍军人、济南市城管局的职工陈国瑞来说,他的“小康情”则与一根扁担有关,“使我一人脏,换来一家洁”的淘粪扁担精神绝不会放下。

在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孙书文看来,小康有不同的层面,生命有保障,衣暖食足,家庭幸福等,而每一个平凡的事件和人物聚集起来,就是我们的小康路。如果放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看,这些平凡的故事中还体现了家国情怀。本报记者 万兵

(原标题:齐鲁大讲坛百姓宣讲团 分享“中国梦·小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