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的主要活动之一,“文化遗产再设计——百城万匠巡展北京站”,正在什刹海广福观展出。在这里,中国古老的文化遗产与现代设计理念融合碰撞出激情的火花——北京市博物馆的文物和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项目,通过跨界设计,创新出具有东方美学精神、符合现代审美和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跟随小编的步伐,带您领略这些古老的文物和技艺是如何重新焕发光彩的。

一只熟知故宫轶事的“大内喵”

去过故宫的人可能能有幸看到故宫里的猫,而在故宫博物院里的故宫画中也有很多展示了古代王朝时期故宫里的猫。展览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只故宫猫的灵感就来自于这些画里的猫。

这只猫名叫“平安”,“血统”为爱新觉罗正黄旗中华田园猫。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故宫猫的主打产品之一——大内咪探动漫猫AR4D画册。“锦盒”中包括一本画册,一套彩色铅笔,和一幅故宫全景地图。

最有意思的是,这本画册融合最新的AR技术,实现了手机App与纸质画册的融合。用户只需要在手机下载Eye喵App,打开App,用手机镜头对准画册中的图片,在手机上,情态的画册就“动”了起来。而这只“大内咪探”便开始与您讲述有关于故宫的那些故事。同样扫描这张故宫地图,在手机App上,这些故宫里的宫殿就变成一只只小猫爪,点击猫爪,“平安”就开始介绍故宫里不同的宫殿。而画册的后半部分是传统的纸质画册,小朋友可以用配有的彩色铅笔在上面创作自己的作品。

工作人员还介绍道,除了画册以外,他们同样也开发了很多“平安”的周边产品,比如,手包、双肩背、马克杯、装饰摆件以及T恤衫。产品的设计符号也从故宫猫到其他的故宫元素。设计团队还以故宫为主题设计了两款沙包,工作人员说,“也许是开学季,这两款沙包最近我们的网店上卖得特别好。”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设计都源自于洛可可设计公司和故宫博物院合作,洛可可以故宫元素为故宫设计出专属的周边产品,旅游参观者,可以通过买这些产品把故宫的文化带回家。

(故宫猫产品图片:

https://gugongcat.taobao.com/shop/view_shop.htm?spm=a1z0k.7385993.1997989141.d4915209.xCBBR5&shop_id=109498615)

徽墨也可以装饰你的书房

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墨的制作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其中徽墨则是传统的制墨技艺中的一朵奇葩。徽墨的制作可以追溯到唐朝,距今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在展览的现场,90后安徽黄山聚墨堂徽墨传承人项伟晨向记者介绍了古老的炮制方法是如何和现代设计擦出火花的。

项伟晨说道,因为墨汁的出现,墨块的市场曾经一度衰落,但是近两年随着文化市场在国内的崛起,很多人又重新拾起了传统的墨块,“因为人们发现,很多传统墨块所达到的效果,是墨汁不能做到的。”

项伟晨介绍,当前,传统墨块的创新设计主要以造型和图案为主,“比如传统墨块以长方形条块为主,但是现代的墨块可能会设计成椭圆形或者其他造型,有些则设计成工艺摆件。”在展览现场,项伟晨向记者展示了一块用徽墨制成的屏风造型的摆件,摆件约高30公分,所有部分都由墨制成,“边上看似木质的边框也是墨制成的。”而在聚墨堂的网店上,记者找到了更多造型以及图案的观赏墨:书案型、货郎桌、宝瓶型,仕女图、罗汉图……除了中国传统的造型和图案,项伟晨说,他们还曾经做过人体造型的墨块,“曾经一个外国的设计师跟我们定制了一块手指型的墨块,所以我们也开发出很多人体造型的墨块。”

项伟晨说,“因为墨的保存条件非常苛刻,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因此作为工艺品,它就很难保存。目前,我们正在研制一种便于保存的墨,在普通条件下它也可以长期保存,这样就非常有利于观赏墨的制作。”

和很多的非遗技艺一样,徽墨技艺也面临着人才培养的问题。古老的传统技艺因为难度高,市场相对狭小,而让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虽然国家极力扶持,但是很多技艺都摆脱不了人才匮乏,无法传承的问题。而“再设计”可能是这些传统技艺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徽墨产品图片:https://shop113642652.taobao.com/shop/view_shop.htm?spm=a230r.1.14.19.ymneGB&user_number_id=2249200972)

文化遗产需要走进生活

作为此次展览的策划组织方, 北京盛凯得文化发展中心总经理李焱向记者介绍了整体展览的情况。展览分为两个章节:“物质文化遗产再设计——北京博物馆文创产品交流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再设计——‘非遗进清华’创新成果汇报展”。设计师将北京市博物馆的文物和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项目,通过跨界设计,创新出具有东方美学精神、符合现代审美和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

谈及为何将这两个内容放在一个展览里,李焱说,“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平时大家都是分开讨论的,也由不同政府部门扶持和管理。但是同是作为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想要保存和流传,必须都要通过大众传播。让文化遗产回归大众的日常生活,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文化遗产的再设计。”

无论是摆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还是这些古老的手工艺技法,显然都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的市场。李焱表示,“如何‘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创意设计为中国神秘且遥远的文化遗产带来了新的活力。‘文化遗产再设计’,是让文化遗产回归日常生活,用‘再设计’重新审视传统和当下。目前,创意设计与文化遗产的融合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兴亮点。”

“再设计”隐藏巨大潜力

李焱告诉记者,通过设计创意领域多年经验积累,让她发现,“文化遗产的再设计”在设计师领域已经颇为普遍。“设计师对这些文化符号非常敏感,一直在这方面努力尝试。而当下的非遗传承人也开始意识到这一点,逐渐将现代的设计融入到传统的手工艺当中。”李焱表示,“文化部、教育部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开办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就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配备设计师,让产品注入现代设计,而且教授他们通过电商平台让产品走向市场。为了促进再设计产品走向市场、走进大众,我们采取了很多新媒体推广渠道。比如这次展览的亮点,就是借助阿里巴巴文化中国的力量,采用O2O呈现方式。观众既可以在实体展参观购买文创产品,还可通过手机观看淘宝直播,实现线上文化消费。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可以倡导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参与到文化遗产再设计的领域中;越来越多的文创产品通过手机APP、电商平台等新媒体渠道吸引更多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关注和传承。”

李焱还介绍到,在北京众多的博物馆中,故宫博物院在旅游文化产品设计方面做得非常好,“我们这次展示了他们的故宫猫,除了展示的这些产品,他们还开发出很多精美而独具故宫特色的产品。” 但是在北京还有大量的博物馆需要这种设计,很多博物馆的周边产品还停留在外包层面,产品内容也相对低端和同质化。李焱说,“‘文化遗产再设计’尝试将传统精华、现代审美和实用功能有机结合,以文化消费的形式引起公众的关注和理解,从而激活文化遗产在当下的价值。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除了北京,我们还希望把这个项目推广到全国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