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原油管道绕开城区,隐患全消除

改线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正在紧张作业。

高晓洪处长正在对工程现场进行检查。

摘除管道上的“油帽子”。

9月25日12时50分左右,滚滚原油安全平稳地通过了在邹城市境内新敷设的输油管道,标志着鲁宁管道邹城改线段正式投入使用。新管道投运后,彻底消除了邹城市境内鲁宁管道的131处违法占压隐患。
  新管道投运后
邹城段隐患全部消除

  23日,邹城城区北部的一处田地中,由工程机械清出的施工现场显得十分醒目,为改线工程准备的崭新管道整齐堆放着,吊车与挖掘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施工人员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工程作业。鲁宁管道邹城改线段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最后封堵连头施工环节。
  “压力一切正常,准备切割!”在摘除“油帽子”的施工现场,不到一米的管道上密密麻麻的遍布着7、8个“油帽子”,正在作业的施工队员告诉记者,这些“油帽子”全部都是“油耗子”在盗油时留下的痕迹。“改线完成以后,原油传输的距离增长了10多公里,因此管道内的压力需要增强,这些“油帽子”在管道上方,有可能会被顶开,造成原油泄漏,所以我们决定将这些 油帽子 全部摘除,进行补板加强处理,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鲁宁管道二期隐患整治工程邹城段项目负责人郭金虎说。
  “管道现在已经停输,压力已经很低,所以摘除工作的难度和危险程度都会大大降低,这次改线工程中,同类的抢修作业点还有七八十处。”郭金虎说。
摘除“油帽子”
提升管道承压能力

  23日下午,齐鲁晚报记者在另一处工地看到,丁字形作业坑南侧的老管道已经被断开,准备做封存处理。吊车正在将改线工程所需的一段新管道放入作业坑内,准备与北侧的管道进行合拢。施工人员熟练操作着机械进行切割、打磨,工程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25日新老管道对接完毕后,新管道将立刻投入运行。”郭金虎介绍说,邹城段改线工程主要是重新敷设一条长29.2km的管道,以替换占压严重的16.75km老管道。工程在今年4月份正式开工。施工作业中先后2次穿越104国道、京台高速公路等,工程项目部人员克服重重困难,确保了工程的如期完工。为确保新管线的安全,在鲁宁管道启输前,邹城输油处组织人员再次对新管线进行加密巡检,并在投用后时刻关注管道压力变化,实行24小时巡护。
  “邹城段改线工程竣工后,邹城市境内的输油管线安全隐患将全部消除。”郭金虎告诉齐鲁晚报记者。
  2015年,鲁宁管道经过多次隐患排查和开挖验证,共发现违法占压、交叉穿跨越和安全距离不够的安全隐患490处,其中邹城段就有131处。对此,中国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邹城输油处联合当地安监局、经信局以及所在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对隐患责任单位和业主送达《管道安全保护告知书》,对部分违法占压物进行了清除,但还有一部分人口密集区的占压隐患无法消除。
  “本次改线工程的竣工投运,也标志着山东省油气管道隐患整治任务取得了又一个阶段性成果,也为邹城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更好的保障。”中国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邹城输油处处长高晓洪说。
改线工程已近尾声
预计10月底全部完工

  鲁宁管道于1978年7月建成投产,管道起自山东临邑,终到江苏仪征,纵跨山东、江苏、安徽三省,全长655.37km,承担着将胜利油田及进口原油输送到华东地区的重要任务,是连接南北的重要能源输送大动脉。在运行近40年时间里,部分管道违法占压严重,为管道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中石化集团公司决定对山东境内的鲁宁管道邹城段、齐河段、肥城段等7个占压严重的城区管道进行改线处理,工程由邹城输油处负责实施。
  由于工程涉及7个县市,并穿越京沪铁路、京台高速公路和南水北调等22条河,工程施工的各项审批手续多、办理难度大。为推进改线工程早日竣工,邹城输油处抽调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人员到项目部,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力以赴推进工程建设,并采取7段工程同时开工、分段推进的方式,加快推进工程进度。
  “根据国务院对油气隐患整治行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鲁宁管道改线工程被山东省列为隐患整治挂牌督办项目,我们在山东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沿线23个乡镇、62个村委会的支持,并发放公众参与调查问卷。”中国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邹城输油处处长高晓洪介绍。
  为了实现每一条改线路由的最优化,他们先后组织300余人次、徒步踏线800余公里,对管道改线路由进行了20余次比对优化,并完成了环境影响评价、安全预评价、职业病危害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价、节能评估、水土保持、地震评价、地质灾害危险评估、压覆矿产调查评估等等工作。
  “目前,7个改线段工程已经完成了邹城和临邑段,剩余工程预计将在10月底全部完成投用。”高晓洪说。

(原标题:原油管道绕开城区,隐患全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