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一个创新大国的崛起

  中国高铁加速“出海”。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记者王亚光 王攀)昔日,中国是“世界工厂”,但被贴上了“创新力不足”的标签。如今,中国正处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风口,迅速崛起为世界创新领域的领跑者。

从北京的创业大街到深圳的科技孵化器,创新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中国蓬勃发展。从无人机到人工智能,从互联网到基因工程,创新企业正在重塑中国的科技与商业前景。

“中国能源问题和供需矛盾最大,市场巨大,因此机会很多。”恩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戴翔说。

戴翔在美国学习工作了20年,先后在多家创新创业公司担任研发和管理职务。他看准了储能市场的潜力,于2012年毅然回国创业,与朋友一同在江苏省南通市创立了恩力能源,专注于自主研发、生产世界先进水平的储能用水系离子电池产品及储能系统。

“从人才政策到三年免租金的代建厂房,南通市政府为恩力能源提供了不少优惠政策,支持企业的发展。”戴翔说。2015年4月,恩力能源建成了中国第一条水系离子电池中试生产线,成为除美国阿奎恩能源之外全世界第二家生产这类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企业。

戴翔介绍说,与现有包括铅酸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在内的储能技术相比,水系离子电池技术更加安全环保,且使用寿命更长,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他的公司将于今年年底完成中试,计划到2017年年中开始量产。

2016年7月,恩力能源在河北省廊坊市的清华大学重大科技项目(固安)中试孵化基地建立了研发中心,与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开展全方位深入合作,以副理事长单位身份发起成立了储能技术产业研究院,充分利用京津冀科技创新资源,打造储能领域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协同创新平台,为公司提供更强的创新驱动力。

经过四年多的发展,恩力能源现拥有30多项专利、50多名雇员,注册资本从最初的500万元达到6596万元,公司业务也拓展到欧美和东南亚等国家。戴翔预计到2020年公司的年产值将达20亿元。

  华为智能手机荣耀8在马来西亚发售。新华社发(张纹综摄)

过去十多年间,中国经历了经济繁荣,劳动力和资本大量涌进从事服装或手机加工制造的企业。如今,中国不再想只做世界的生产车间,决策者希望国家未来的发展更多由新技术、新理念和新商业模式来引领推动。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初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做主旨演讲时说,中国经济发展不少领域大而不强、大而不优,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方式已不可持续,中国发展正面临着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繁重任务。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是中国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由之路。

创新,才有出路,才能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

近年来,中国大力支持科技创新,研发支出迅速增长。科技部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全社会研发支出达14220亿元,其中企业支出超过77%。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康奈尔大学和英士国际商学院日前共同发布的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首次跻身世界前25位最具创新力的经济体行列,较2015年前进4位。此前,高度发达经济体在该指数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中国跻身25强标志着中等收入经济体首次加入了高度发达经济体行列,反映出中国创新表现在不断完善。

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强化创新部署,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更代表了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中国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在高铁、北斗导航、量子通信、超级计算机等领域成果丰硕。

  中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除了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提升,中国企业也处于这场创新革命的最前沿。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的“2016全球最具创新力的企业”榜单中,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排在第16名。而在另外一份由《快公司》杂志评选的榜单中,中国的华为公司因“在全球移动市场竞争中占据上风”排在第13位。

“创新才有出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如是说。28年的时间,正是对创新和研发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支撑了华为的持续快速成长,使它由默默无闻的小作坊成长为信息通信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虽然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成绩斐然,但提升空间巨大,创新动能的释放仍需进一步破除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

任正非说,中国一定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家保护知识产权,才能有发明。“如果我们保护原创发明,就有很多人去做原创,最后这个原创就会发展成产业。”

戴翔说,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然而,中国要走创新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建议政府进一步推行简政放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原标题:中国——一个创新大国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