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百岁院士”蔡启瑞:赤子的心执着的魂

新华社厦门10月13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尚昊 刘娟 邰晓安)“教育是什么?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别了,蔡老!”“世间再无蔡启瑞!”“他的一生献给化学,他的人品无懈可击!”“国家富强只因为有你们!”“国家的损失,民族的损失。”……中国科学院院士蔡启瑞近日在厦门辞世,一代科学家的学品和人品成为网络上人们热议的话题。

   10月11日,蔡启瑞遗体告别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尚昊 摄; ; ; ; 10月11日的厦门天马山殡仪馆里,一片悲伤,萧瑟的冷风为人们带来阵阵凉意。蔡启瑞的遗像高居正中,照片中身着白色衬衫、手捧书籍的他,神采依然。

这位中国催化化学界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走完了他102岁的人生历程。此时,距离他冲破美国重重阻挠回归祖国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甲子。在蔡启瑞之前,钱学森等同时期的科学家们也都已陆续离世。

蔡启瑞离开了,留下了一个时代的余晖。

“在祖国的怀抱里,我们永远感到温暖”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在11日的蔡启瑞遗体告别式现场,这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一再响起。于蔡启瑞而言,歌曲也是他百岁人生的一个注脚。

1950年4月6日,厦门大学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校庆。学校收到一份发自大洋彼岸美国的电报:“祖国大地皆春,我怀念你啊,祖国!”片言只语,满含对祖国深切的热爱。

  蔡启瑞(后排左)和家人们在一起(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 ; ; 这份电报就来自于彼时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留学的蔡启瑞,然而,想要回到祖国却并非易事。由于朝鲜战争爆发,中美对峙,在美的中国专家学者一概被滞留。蔡启瑞心急如焚,年年递交回国申请,收到的却都是拒令。直到1956年,在中国政府的交涉下,蔡启瑞终于得以回归祖国。

蔡启瑞一天也不能等了。为了赶上最近一班船,他连自己的小汽车都没来得及卖掉,甚至连再等几天就能拿到的工资和奖金也不要了,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国,随身携带的都是各种学术资料。

“我们的祖国,好比是我们的母亲,在她的怀抱里,我们永远感到温暖。”蔡启瑞在自己的文章里这样写道。

在从美国回到中国的同时,蔡启瑞还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选择——为了国家的需要,他毅然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从零开始转向催化研究。后来的60年,蔡启瑞这个名字和中国催化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他回国后任厦门大学教授,并在此奉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

  1956年留美归国的蔡启瑞(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 ; ; 1958年秋,蔡启瑞与同事们在厦门大学建立了中国高校第一个催化教研室,后来从这里走出了很多全国知名的催化领域专家,有人称之为中国“催化界的黄埔军校”。

“当时中国刚刚在大庆发现了油田,需要通过催化研究发展石油化工,我们国家在这个方面还很薄弱。”厦门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郑兰荪说,“蔡先生始终认为,国家的需要就是科学家的使命。”

“梦话里也在说着极少有人能懂的 密码 ”

对于曾经师从蔡启瑞的厦门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万惠霖而言,“敬贤的灯光”始终是他记忆里最温暖的所在。“我和蔡先生曾经都居住在敬贤宿舍区,那时我每晚睡觉前都会习惯性地往对面楼里蔡先生的书房看一眼,每次都看到老师书房里还亮着灯光。”万惠霖说。

  1980年,蔡启瑞在进行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研究,左下角是他提出的多核原子簇结构的固氮酶活性中心模型(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 ; ; 敬贤的灯光一亮就是十几年。“这已经成为化学化工学院一代代相传的典故,我们晚辈用以激励自己。”万惠霖说。

其实早在1990年,76岁的蔡启瑞就主动提出“退休”降薪,办理手续,实际上成为第一位“退休”的“院士”(当时称“学部委员”)。

“退休”后的蔡启瑞,虽已获得三次国家自然科学奖,但荣誉对他而言并不重要,他还是天天一大早就来到实验室,年逾八旬还自学电脑,做复杂的模型结构图。

这种家人都难以理解的坚持,蔡启瑞一直延续到97岁,那年他摔倒了,当时他的健康状况迫使他不得不停止工作,之后很少出现在公众眼里。

如今,蔡启瑞离开了,却留下了一个遗憾——他孜孜不倦追求的化学模拟生物固氮课题仍未实现。在不少科学家看来,化学模拟生物固氮这一课题几乎不可能实现,难度堪比“哥德巴赫猜想”。

  蔡启瑞(右二)和博士研究生在实验室(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 ; ; 在蔡启瑞辞世之前,与他一同被誉为“固氮界三面旗帜”的另两位科学家卢嘉锡和唐敖庆已先后于2001年和2008年辞世,留下他在病榻上坚持着,继续走在那条孤寂而非凡的路上。

“刚进医院的前两年,他的脑子里还在修改 固氮模型 ,梦话里也在说着极少有人能懂的 密码 。”蔡启瑞的长子蔡俊修说。

“先生在学术上高瞻远瞩,学术思想很超前,直到今天也仍有指导意义。”郑兰荪说。

“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

1979年,蔡启瑞曾被诊断为癌症,一度病危。进手术室前,他没有要自己的儿女来到身旁,而是把学生召集起来,一个一个交代科研方向,在场的学生都在抹眼泪。蔡启瑞带起了一支被誉为“国家登山队”的催化战斗集体,如今很多人都已成为学科带头人,他们一直对恩师蔡启瑞感念感怀。

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资助蔡启瑞去国外学界交流固氮课题,蔡启瑞一路“紧巴巴”地节约食宿费。探访结束前,他把省下的3000美元交给学生张鸿斌,交代他要买一台计算机带回去——那时,计算机还是个奢侈物件,国内少见。

  蔡启瑞生前曾经工作过的实验室,如今仍然为厦门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的师生所用(10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尚昊 摄; ; ; ; “他很希望我们能够跟得上世界的脚步,早点用上计算机。”已是厦门大学教授的张鸿斌回忆说,“老一辈科学家的风范令我印象深刻。”

蔡启瑞是公认的催化界泰斗,但他总是谦逊低调,把“集体”两个字看得很重。蔡先生已经远去,但张鸿斌依旧牢记着他“工作成绩只能讲八分”的教诲。

“他教导学生要秉持严谨的科学态度,不要弄虚作假、夸大其词,不要把集体成绩归到个人。”张鸿斌说。

“蔡先生不仅在科学方面是楷模,他的品格也是我们的楷模。”中国科学院院士田昭武这样评价道。

“慢慢地,大师一样的人物都要离我们而去,而新人却还未出现。”一位网友如是感慨。

老一辈的大师离开了,但他们的精神不灭。于蔡启瑞而言,一位位如他般的后来者,或许才是最好的告慰。

(原标题:“百岁院士”蔡启瑞:赤子的心 执着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