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雪山草地上的红军长征故事

(白雪覆盖的夹金山一角。新华社发。马斌摄)

新华社成都10月13日电(记者童方)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被公认为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而翻雪山、过草地,也被认为是长征中最艰辛的经历之一。虽然已经过去80年,今日的雪山草地上依然流传着红军长征的故事

在夹金山脚下的硗碛藏族乡,记者遇到了当年给红军翻越夹金山带路的藏族向导马灯红的孙女马花。她依然记得,祖辈向她讲述那些红军翻越雪山的故事。

马花告诉记者,她的爷爷本不姓马,当年给红军带路,一路唱着藏歌给战士们打气。分别的时候,有一位首长见他提了一盏马灯特别亮,于是给他起了个汉族名字“马灯红”。

马灯红在去世前把儿子叫到床头,叮嘱他一定要把红军的故事一代一代传下去。如今传到马花已经是第三代。

夹金山位于四川省宝兴县西北部、小金县南部,是中央红军摆脱敌人围追堵截面临的一道天险,也是中央红军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主峰海拔4500余米,山巅终年积雪,空气稀薄,天气变化无常。

“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畜不敢攀,要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多年来,当地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形容山势陡峭与气候严酷。

1935年6月,中央红军从宝兴县硗碛乡出发翻越夹金山。这是一场超越生命极限的挑战。马花说,当年红军天不亮就开始翻山,他们用藏胞送来的辣椒水做御寒食品,饿了就吃上一口雪,大家互相鼓励着,搀扶着,艰难地往上爬。

“越往上爬,路越险,高原反应越大。这时人已经疲倦到了极限,还遇上了冰雹。有些战士没有防备,跌倒了,滑下山去,就再也找不到他们了。”马花说。

据了解,红军在四川翻越的4000米以上的大雪山多达67座。

翻过了大雪山,还有更难走的草地在前方。当年红军走过的草地,被称作陆地“死亡之海”。草地是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海拔3500米以上,叉河、曲流横生,形成大片沼泽,浅处没膝,深处没顶。气候恶劣,雨雪风雹来去无常。

1935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长征经过草地,沼泽、寒冷、饥饿考验着这支坚强的军队,许多战士牺牲在草地上。

一片片草地都深印着红军的足迹。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红原县,是一座由周恩来命名的高原小城,寓意“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

(四川省若尔盖县班佑乡班佑村,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摄)

在四川省若尔盖县班佑乡班佑村,有一座名为“胜利曙光”的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为了纪念千辛万苦走过草地、却牺牲在最后一刻的数百位红军战士而建,这是红军长征过草地时有史料记载牺牲人数最多的一次。

在“胜利曙光”的正面碑文前,记录了时任红军十一团政治委员、开国上将王平回忆的这段悲壮往事,红三军在草地里走了整整七天,才终于进到班佑。牺牲的红军战士“带走的是伤病和饥饿,留下的却是曙光和胜利”,碑文中这样写道。

军事史专家评价说,正是红军长征翻越雪山、穿越草地,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才得以在敌人的围剿中,“出其不意”打开了突围的突破口,寻找下一步的发展空间。

新中国成立以来,曾经难以征服的雪山草地,面貌也在变迁。

(小金四姑娘山通向夹金山一线的盘山公路,秋色宜人。新华社发。高发民摄。)

夹金山成立了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修建了平坦整齐的盘山公路,夹金山通向小金四姑娘山一线,是许多自驾车游客心中的“黄金旅游线路”。

昔日的天险,也依然令今日的游客深有体会。“路窄弯多沟深,几乎不敢往下看。无法想象出当年红军长征有多么的艰辛。”网友格桑梅朵在一个自驾游网站上留言道。

昔日的“死亡之海”大草地,经过对沼泽的开沟排水,改植牧草,杀虫灭害的改良,加之随全球气候转暖,沼泽自然趋干,面积渐小。大沼泽如今成了国家湿地公园,也成了高原上的旅游热点。

(夜幕下的若尔盖花湖一角。若尔盖花湖在若尔盖县境内,是红军曾走过的松潘大草原中的一片湿地,现在为若尔盖国家湿地公园一部分。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摄)

这里有蓝天白云、青青绿草、黑色的牦牛,也有“红军过草地纪念碑”等长征遗迹遗址。一到夏天,草原上搭上露营的帐篷,停车场停满了旅游大巴,外地游客在这里欣赏迥异的高原风光,享受凉爽的天气,也瞻仰革命遗址。

记者看到,为了发展旅游业,很多牧民都定居下来,开起了“牧家乐”,为游客提供露营帐篷、高原酸奶、草原骑马等旅游服务。红色旅游,正在成为当地发展的亮点

(原标题:雪山草地上的红军长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