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回归或拐点?电影票房近十年首现国庆档“瘦身”

新华社上海10月14日电(记者许晓青)从去年高歌猛进的18.5亿元人民币,回落到今年的15.8亿元,同比减少14.6%——在电影市场保持高速增长的区间内,今年中国“十一”黄金周电影票房出现近十年间的首次收窄。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资金办网站数据,尽管有《湄公河行动》这样的“黑马级”动作大片收获高票房和好口碑,但从观影人次看,依然在7天内同比少了500多万人次,比2015年的5596万人次减少近一成。

(9月7日,由博纳影业集团出品的警匪动作片《湄公河行动》在北京举办新闻发布会,导演林超贤携主演彭于晏出席。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而实质上,中国市场的银幕数一直在增加。从2014年迈过2万块银幕大关后,2016年初已达到3.1万块,这意味着更多普罗大众可以在家门口的电影院第一时间看到中外大片。但“黄金周”的观众又上哪儿去了?

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大票仓”的电影院线负责人给出这样的观点:接近16亿元的票房在预期范围之内,这与国庆档影片质量、口碑、排片等具有相应关系,并不能简单判断中国电影票房的“瘦身”就会是产业拐点的到来。

北京UME影城副总经理刘晖、金逸珠江院线业务负责人谢世明等认为,数据回调,其实是电影观众和市场逐步回归理性的重要信号。

在中国内地,“国庆档电影热”主要源于2008年的“十一”假期,当年一部改编自古典名著《聊斋》的商业电影《画皮》第一次将“黄金周”看电影的概念普及开来。随后一年,《建国大业》《风声》等都曾是“十一”黄金周票房的主要贡献者,但当时7天假期的全国总票房仅约2亿元规模。

“十一”黄金周的票房大幅攀升出现在2014-2015年,特别是2015年怀旧喜剧《夏洛特烦恼》在假期最后三天反超大热门《港囧》。而从整体质量和口碑而言,今年“十一”黄金周“亚军”《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和“季军”《爵迹》的市场整体表现仍略显乏力。

(国庆节前夕,一群粉丝在上海某电影院内与《爵迹》中的青年演员合影。乐视提供)

“过去中国电影的数字增长,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人口红利,也就是说进入影院的总人数急剧增加,市场收割的是 从无到有 的增幅,基于各大院线在三四线城市大规模布局、银幕数大幅增加,这种短期内形成的高增长,仍是一种观众猎奇现象。”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分析。

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曾在暑期档启动时就预测,由于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票房补贴的情况减少,观众群体在短期内会出现波动。

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董事长黎瑞刚对记者说:若观众走进影院的习惯,只是基于追逐“廉价消费”,则市场整体的快速增长很难可持续,加之影片质量的高低起伏,中国观众真正形成稳定的“观影生活方式”还需假以时日。

除了“票补”减少和观众群体本身的不稳定,一些专业人士指出,“回调”对于一个高增长的电影市场而言,会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影视评论人李星文认为,今年国庆票房清晰地见证了观众的理性,票房排名实际就是质量和成色的排序,“一分货一分钱”正在成为市场定律。他指出,自今年早些时候《叶问3》出品方“买票房”现象受到有关部门严查后,投资人、制作方、观众群体都开始日臻成熟起来。至于那些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短期炒作的手法,市场本身也是“火眼金睛”,普通观众的辨识能力也在增加。

按照已公布的排片计划,“后十一”档期,开心麻花出品的《驴得水》、主旋律大片《勇士》等将鏖战《宾虚》《圆梦巨人》等多部进口新片,年底前还有望看到张艺谋执导的《长城》等陆续亮相。此外,李安运用新技术执导拍摄的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可谓今年全球市场的大热门,能否在年内掀起又一股中国市场的观影热潮,仍待观察。

早在2009年,导演吴宇森曾大胆预测中国电影发展将迎来“黄金十年”,这个“十年”说法若成立,则2016-2019年将是“黄金周期”迈上新台阶的关键阶段。

至于中国电影如何克服“成长的烦恼”,著名电影人曾开出“解药”。李安和吴宇森都曾指出,一定要设置合理的电影生产周期,使之尊重、符合电影制作的基本规律。这意味着,一部高质量的作品最快也需要2-3年,多则5-10年,这期间不乏推倒重来,影史上创纪录的《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等都是如此。

短时的沉寂或将为新的增长空间创造条件。业内认为,这无疑又将考验中国观众和投资者的耐心。

(原标题:回归或拐点?电影票房近十年首现国庆档“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