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养老服务业全面放开 鼓励社会资本当“主角”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蒋春林)10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降低准入门槛,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业内人士认为,中央提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主要是着眼于解决养老服务体系当中的一些短板,部署高质高效的产业发展措施,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和资源投入,继续建设多层次服务体系,不断满足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当前,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剧。民政部、财政部和全国老龄办10月9日发布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共2.22亿人,占总人口的16.1%,相当于每6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全国城乡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达到4063万,在老年人口中占比为18.3%。2015年,我国城乡老年人自报需要照护服务的比例为15.3%,比2000年的6.6%上升近9个百分点,上门看病、上门做家务、康复护理是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项目的前三位。日渐庞大的老年人口将带来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对政府保障能力形成的压力越来越大。

“国内有些养老机构因床位有限,附近的老人排号都到两年之后。”中国房地产业协会老年住区委员会副秘书长潘丕松说,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不断引入社会资本与力量,发展养老服务和养老机构,十分必要。

“中央提出 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给养老产业的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对养老服务市场来说是重大利好。”10月12日,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乌丹星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老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完全由政府公办养老机构来承担养老服务是不可能的,养老资源需要有一个合理的配置。

近年来,我国对于养老产业发展的理念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意识到了养老产业发展需要多种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政府保基本、兜底线,从过去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逐渐改变为现在的只做裁判员不做运动员。”乌丹星说,政府建立基本保障体系,制定规则,加强监管,降低准入门槛,社会资本来做养老服务,比政府本身大包大揽的效果要好,可以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让广大老年人享受更优质的养老服务。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老年宜居住区试点工程专家委员会专家宋志颖博士认为,“一直以来,大家有一个误解,认为养老是一个福利产业,应该由国家来管,企业不应该有利润,所以社会资本没有投资积极性,不愿意投入养老产业。”中央出台正式文件后,预计会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养老产业,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角”,从而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当前养老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是盈利模式欠缺和融资成本高等。乌丹星认为,养老服务业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随着准入门槛的降低,相信会有一大批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随着越来越多盈利案例出现,盈利模式将会逐渐成熟。宋志颖认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是一个重大政策利好,但降低准入门槛不能演变为“降低服务标准”,放开市场是为了让广大老年人享受更加优质的养老服务,企业不能通过降低服务标准来实现盈利。

养老产业前期投入大,投入周期长,回报周期也长,平均利润率不高,因此很难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获得支持。“养老产业是朝阳产业,但对于社会资本来说,想说 爱你 不容易。”北京太阳城集团董事长朱凤泊说,资金来源渠道窄,而完全依靠自有资金规划建设、运营发展,对企业而言压力巨大。“如果能得到更多的资源扶持,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到养老机构建设中,民营养老企业起步不会那么艰难,发展会更快”。

业内认为,随着养老服务市场的全面放开,社会资本的大量进入,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将进一步得到满足,同时也将更好地促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完)

(原标题:养老服务业全面放开 鼓励社会资本当“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