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80年过去,鲁迅依然“活”在人们心中

  位于上海市虹口区鲁迅公园内的鲁迅墓。新华社记者许晓青摄

新华社上海10月19日电(记者许晓青)“鲁迅先生之墓”六个大字通过镏金工艺再次刷新;墓碑前的两棵广玉兰树参天入云、郁郁葱葱;丹桂飘香时节,不时有游人到鲁迅铜像前献花、瞻仰。

8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36年10月19日,一代文学巨匠、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在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他所称的“且介亭”内与世长辞。今天上海市虹口区鲁迅公园内的鲁迅墓,距离“且介亭”约数百米之遥。

80年过去,鲁迅先生依然“活着”。他的生命深植于这座城市、这个国家和人民的记忆里。

毗邻鲁迅墓的上海鲁迅纪念馆近日正在举行以“灯火”为主题的“鲁迅与文艺展”,吸引中外游客到此参观。人群中也包括来自上海戏剧学院的师生,今年该学院创排了一出新话剧《鲁迅:1936年秋》,学生们要在纪念馆内演出。

在网上,讨论鲁迅话题的“粉丝”也数以千万计。“爱慕亦哀思”写道:我在心里“复活”他,一个更纯粹、更有温度的老者。网友“始于一九九七”认为,鲁迅先生的精神是永传的,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

近两年兴起的网络问答平台“知乎”上,话题“鲁迅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句话,或者哪段文字”也引起热议。有网友留言,“小时候不喜欢背课文,但现在每次想起那些与鲁迅先生相关的文字,总会心头一热”。

  毗邻鲁迅墓的上海鲁迅纪念馆举办“灯火——鲁迅与文艺展” ;。新华社记者许晓青摄

上周,“纪念鲁迅诞辰135周年、逝世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来自10多个省市的学术界代表近50人参与。

广东鲁迅研究学会会长郑心伶提出,今天我们纪念鲁迅,如果连“读点鲁迅”都做不到,那就值得反思了。少数民族博士色提尼亚孜也提交了论文,刊登在《民族魂》论文集上,她的题目是《鲁迅的“西游”》。

“70后”学者、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崔云伟已经花了10年研究鲁迅与西方油画艺术,试图向读者介绍在木刻艺术之外,鲁迅与其他细分艺术门类的紧密关系。崔老师说,有机会还是要到鲁迅墓前瞻仰。

今年夏天,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上海鲁迅纪念馆藏中国现代作家手稿选》,一批鲜为人知的手稿和史料原件首次呈现在大众面前。比如鲁迅去世后,曹聚仁撰写《鲁迅年谱》手稿、茅盾所作《学习鲁迅先生》手稿、上世纪80年代萧军为杭州鲁迅铜像所作揭幕诗等。通过文人学者的眼光和笔触,让鲁迅的形象变得更丰富、完整。

这部手稿选还显示,80年前的10月,已是病重之身的鲁迅,在上海寓所内写下了《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完稿后不久,又提笔开始草拟《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但不幸的是,后一篇未及完成,鲁迅先生辞世,文章亦成绝唱。

  毗邻鲁迅墓的上海鲁迅纪念馆举办“灯火——鲁迅与文艺展” 。新华社记者许晓青摄

“1936年6月祖父去世,后来鲁迅先生在悲痛中拖着病体写下追忆文章,没想到不多时日先生也驾鹤西去。”章太炎先生之孙、74岁的章念驰告诉记者,“祖父与鲁迅的师生情谊,可以从大量存世文稿中感同身受,一方面鲁迅受到章太炎先生思想的影响很深,早期作品风格相近,另一方面两人在革命情怀和世界观上也曾相互影响。”

80年过去,有关鲁迅的学术研究从未止步。由鲁迅后代发起成立的鲁迅文化基金会建立了大数据库,大量新搜集的资料显示,鲁迅热爱科幻,他的文学创作起初是从在日本期间翻译科幻著作开始的,比如凡尔纳的《月界旅行》《地底旅行》等。

据基金会工作人员介绍,鲁迅还影响了1936年前往陕北探访的埃德加·斯诺夫妇,鲁迅与他们建立友谊,还曾就中国现代文学的话题与斯诺长谈。鲁迅没有参加长征,但学术界认为,他身在上海,已经完成了一场“精神的长征”。

鲁迅研究专家、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梦阳认为,鲁迅是以“精神界之战士”的姿态,理性地反抗外部世界对人的侵蚀,从而实现人的自觉。

(原标题:80年过去,鲁迅依然“活”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