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网事·感动2016”三季度人物群像扫描

原标题:用平凡坚守铸就心灵高地——“中国网事·感动2016”三季度人物群像扫描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新媒体专电(记者林碧锋 朱筱)新华社发起的“中国网事·感动2016”第三季度网络人物评选结果20日正式揭晓。这些平凡人,用默默无闻温暖他人,用敬业精神感动社会,用执着精神探索新知,他们用平凡坚守铸就心灵高地。

守正不移铸非凡

住土屋、喝咸水、啃冷馍……76岁的新疆老党员魏德友与结发妻子扎根中哈边境“无人区”52年,义务巡边近20万公里,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从未发生一起涉外纠纷。守边守了快一辈子的他却说:“守边是工作和职责,守着守着就习惯了。”

   魏德友赶着羊群走过一片废弃的房屋,每年转场的牧民走后,就只剩下他一家留在这里(7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双目失明的贾海霞和双臂截肢的贾文其是河北省井陉县冶里村人,2002年,他们承包村里的河滩植树造林,从此互为对方的“眼睛”和“双手”,13年来植树上万棵,将一片50多亩的荒滩变成了绿洲。

   年过五旬的贾文其和贾海霞却觉得,种树不过是一件最普通不过的小事,一点不伟大。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为了让人记住四川巴中这片红色土地上的红军将士,张崇鱼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自费800元向全国发出3000多封信函,寻找老红军线索。此后,年已八旬的他走遍全国,累积行程70多万公里,找到了13.8万老红军的资料,建起了当时全国最大的“红军碑林”。

   在四川省巴中市,张崇鱼在川陕苏区将帅碑林长廊内讲述红军故事(7月12日摄)。新华社发 金马梦妮 摄

魏德友、贾海霞、贾文其、张崇鱼,他们都是我们身边的普通百姓,却能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信念,用自身行动改变社会,影响他人,铸就非凡。

恪尽职守显担当

江西新余医师郭璐萍,在突尼斯西迪大区医疗援非期间,以精湛的医术为患者解除病痛,不料罹患癌症,但她仍然坚守岗位。她用实际行动,加深中国人民同非洲人民的友谊,促进了受援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提高。

   郭璐萍(右六)和其他医疗队员在突尼斯西迪·布济德省下乡义诊(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用绳索“横体引渡”救援被困村民,连续四天帮助群众清理淤泥、转移财务……2016年6月,贵州织金突降暴雨。28日凌晨,还在家休假的年轻士兵李金龙主动请缨,加入抗洪队伍。在参与救灾的4天3夜里,李金龙刨开被泥沙堵住的房门,6次潜入洪水,成功救起17人……他坐在墙角端着盒饭入睡的画面,被网友称为抗洪“最美睡姿”。

在清远英德市浛洸镇供电所,有一位不知疲倦的铁娘子刘来仙,她长年累月在基层供电岗位忙碌。不管夏日酷暑,还是腊月寒冬,哪里出现问题哪里就有她的身影。身为一名女性,刘来仙从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同,装表、爬杆、抢修、维修等样样在行。她的铮铮铁骨,让男同胞们都为她竖起了大拇指。

卢闯是一名普通的供暖工人,13年来志愿服务近9000小时;与近3万名网络文明志愿者一同传递正能量;倡导“捞人行动”,帮助近200名网瘾少年重返社会,因此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护网大使”。

郭璐萍、李金龙、刘来仙、卢闯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付出,彰显担当。时代呼唤爱岗敬业的高尚情操和乐于奉献的无私情怀。

胸怀理想勇创新

懵懂地走进特殊教育,却毅然投身于一线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11年来,刘美为千余名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咨询和康复训练,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希望。青春的她怀揣梦想、坚守一线、刻苦钻研,全身投入到我国孤独症研究和干预事业的队伍中,成为孤独症儿童的“好姐姐”。

湖南省衡阳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蒋传春,7年来探索“戒毒从心开始”的工作新理念,在戒毒人员中推行国学教育,矫正扭曲的心灵,唤醒泯灭的良知,提升戒毒人员文化素养,使戒毒人员复吸率由95%下降到48%。

33岁的余建春是一名物流工人,没有任何专业教育背景的他,却推导出一项颇具难度的数学公式。多年来,他虽辗转各地,却从未放弃对数学的热爱。他琢磨出的数学公式得到了浙大教授的认可。他的故事被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成奥斯卡获奖电影《心灵捕手》的现实版。

   余建春在宿舍中看数学书(8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涵 摄

刘美、徐川和余建春是梦想探索者,他们踏实执着,也勇于开拓创新,用智慧和专注推动时代进步。

(原标题:“中国网事·感动2016”三季度人物群像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