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摩苏尔的枪炮声牵动美国大选投票箱

18日,在摩苏尔以南的盖亚拉镇,伊拉克政府军向前线进发。新华/法新

伊拉克政府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协助下,17日开始对“伊斯兰国”所控制的最大城市摩苏尔发动攻势。美国总统奥巴马给摩苏尔战役贴上了反恐战争“关键里程碑”的标签。在美国总统选举投票日临近之时,这场战役能否对选情产生影响值得关注。
  奥巴马要反恐成绩单
希拉里借此扩大优势

  奥巴马18日在与到访的意大利总理伦齐举行联合记者会时表示,他相信摩苏尔战役将会把“伊斯兰国”武装分子成功赶出他们在伊拉克的最后据点,并将成为美国主导的主要针对“伊斯兰国”的中东反恐战争的“关键里程碑”。
  奥巴马政府如此看重摩苏尔战役,目的有二:一是要以这场战役的胜利为奥巴马总统任期画上一个亮丽的句号;二是要在美国大选投票日临近之际,让美国选民的关注点重新回到恐怖主义和反恐战争的焦点上来。
  奥巴马任内一再表示“反恐”是其内政外交工作的重中之重,但至今拿不出一份像样的成绩单:利比亚一片混乱、埃及“民主化进程”出现倒退、也门内战看不到尽头、叙利亚乱局加深,而“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依然猖獗。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频繁指责奥巴马对恐怖主义软弱无力、束手无策,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对当局反恐政策的辩解也苍白无力。
  为摆脱选战中涉及反恐议题的被动,奥巴马和希拉里都需另辟蹊径。摩苏尔之战原本就在伊拉克政府和美国打击“伊斯兰国”的计划内,不存在打不打的问题,而是何时打的问题。在11月8日美国大选投票日之前的20多天打响摩苏尔战役,如果能对希拉里的选情带来正面影响,则将正中奥巴马和民主党的下怀。
伊国内各派或再分裂
各大国重塑地区局势

  尽管军事行动让“伊斯兰国”离覆灭更近一步,但外逃的极端武装人员极有可能混在难民中逃窜或回流至欧洲、北非和东南亚等地,伺机发动恐袭。
  欧盟安全事务委员朱利安·金说,目前约2500名欧洲人仍在冲突地区与“伊斯兰国”并肩作战,即便只有一小撮极端分子回流,都可能对欧洲构成严重安全威胁,必须为此做好准备。随着“伊斯兰国”遭遇重创,该组织将进入以游击战或恐袭为主线的新阶段。
  摩苏尔战役后的另一大隐忧在于,参与这场战役的各方在“伊斯兰国”溃退后势必将争夺地区主导权,为今后的地区局势动荡埋下伏笔。
  眼下伊拉克境内各武装力量都团结起来打击“伊斯兰国”,但在军事行动胜利后,共同的敌人被消灭后,眼前的合作局面可能因各方陷入利益争夺而崩塌。伊政府军、什叶派和逊尼派民兵、库尔德武装都把“伊斯兰国”视为最大的敌人,但这些力量相互之间也缺乏信任。更重要的是,各方背后的支持力量也在暗中角力,美国、海湾国家、伊朗和土耳其都想介入伊拉克政局,这可能会给地区局势带来更严重的动荡。
  法国外长艾罗说,美国、英国、沙特和土耳其等国外长20日在巴黎举行会谈,商讨如何在“伊斯兰国”溃退后“重塑摩苏尔和平与稳定”。值得一提的是,伊朗和俄罗斯外长并未被邀请参会。 综合新华社消息

(原标题:摩苏尔的枪炮声牵动美国大选投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