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长征接力棒传到年轻一代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 题:长征接力棒传到年轻一代

新华社记者白旭 吴锺昊 李惊亚

郭领领出生时,长征已经结束50多年了。

这个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的学生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会重走此征程。

“之前一直觉得长征很神奇。”22岁的她说,“我从小一直都想去井冈山、瑞金、于都这样的地方。”

在约一千公里外的江西省赣州市,29岁的华崇鑫正与团队开发一款长征主题的手游。

“有些故事,比如红军夜渡于都河,我从小听到大,我们把这些设计到游戏中。”他说,“通过不断修改情节,我们想要让玩家通过游戏了解这段历史后,能够获得和我们第一次听到这些故事时一样的震撼和感动。”

  长征手游截图。华崇鑫供图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开始长征,经过10多个省份,于1936年10月三大主力会师。

这一人类历史上著名的远征出现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八十多年后,很多年轻人仍然对它充满兴趣。

郭领领的外祖父、爸爸、叔叔、伯伯、堂哥和堂弟都是军人。她从小就听过长征的故事,直到新华社组织重走长征路的活动,她和另外两个年轻人幸运入选。“我是军校的嘛,拉练一天走40到50公里都没问题。”

然而,这条路并不似想象中好走。在四川过草地时,郭领领因高原反应一直呕吐,晚上睡不着,头疼,浑身发冷,“觉得可能自己过不了草地了”。

“高原反应对我们现代人而言,是能适应就上、不能适应就下的选择题。”她说,“但当年,红军没得选,再苦再累再难受,咬着牙互相拉扯着也要爬过去。”

十一天的行程,有很多事情让她感动。“第一天我就流泪了,大家没发现。”她说,“ 快闪 唱红歌的时候,我觉得我们仨好像就是红军似的。”

最让她感动的是湘江之战。那场战斗中,红军突出重围,人数却从8.6万锐减到3万多。“第一次听长征亲历者的子女讲牺牲,听得我头皮发麻,整个人都很受触动。”她说。

和郭领领相比,33岁的孔晓对长征的了解更早一些。

孔晓的爷爷孔权参加过长征,1935年在娄山关战役中左腿胯骨中了六弹,只好留在贵州金沙县。1955年,孔权成为遵义会议纪念馆第一任馆长。

爷爷早逝,关于长征的事孔晓都是听爸爸说的。

“爸爸总是怀着一种革命情怀缅怀过去的伟大,而我却认为长征不仅开辟了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更开辟了一条创造历史的精神航道。从这个意义上讲,长征不仅属于过去,更属于今天和明天。”她说。

孔晓本是学医的,2006年毕业应聘成为遵义会议纪念馆的讲解员,现在专做长征的研究。“红军战士们在我眼里首先是一群很有个性、敢于冒险、不轻言放弃、充满激情的普通年轻人,我觉得他们很酷。”

为了让年轻人更加了解长征,江西开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华崇鑫选择了一种同样很酷的方式。

  手游团队照片。华崇鑫供图

他的祖辈中有两位参加过长征。他的家乡于都是中央苏区核心县之一,也是中央苏区最后一块根据地。1934年10月,中央机关、中革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8.6万人集结于都,从这里渡河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在我心中埋下了种子,但很多深受流行文化浸染的年轻人却感受不到这种历史的厚重。”他说。

2015年,华崇鑫带着200万元创业,10月手游“全民大战”立项,25人参与开发。在游戏情节设计上,他请了历史专家把关。从于都起始,历经瑞金、湘江、遵义、赤水、泸定桥等地,全部参照特殊历史事件及时间节点设计,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还原了当时场景,详细介绍各个历史事件,甚至细化到装备的设计。

  长征手游截图。华崇鑫供图

“游戏的目标受众定位为中学生和大学生。”他说,“在 快餐时代 ,历史的深沉也不能缺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经历千难万险磨砺的胜利更为可贵。”

而郭领领传播长征知识的方式是社交媒体。“我写的有关长征的文章他们都会转发,也有师弟跟我说,他以后也会自己重走长征路。”

但也有一些年轻人对历史事件并不是那么关心。贵州黎平会议纪念馆副馆长易同军在今年招聘讲解员时出题,其中一道题是“谈谈你对弘扬长征精神的认识”,一些大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一个国家的年轻人对待本民族历史的态度某种意义上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未来。”郭领领说。

“再过二十年,编写小学语文课本的是我们年轻人,军史专家是我们年轻人,我军的高级将领是我们年轻人。我们年轻人今天对待长征的态度,决定了以后这个我们国家的孩子还知不知道长征,我们的军队知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为什么强,我们的强军梦、强国梦能不能实现。”

这次的经历激发了郭领领对长征这段历史的兴趣,以及讲好这段故事的责任感。“以后我会自己把没去的地方慢慢走一走。”她说。

(原标题:长征接力棒传到年轻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