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与台湾一水之隔。

历史上,台湾隶属泉州府管辖。台湾人口中闽南籍的占到近百分之八十,而在闽南籍的人口中,百分之九十五的人祖籍在泉州地区。

在台湾,除了国语(即普通话),闽南话几乎是另一种通用语言。从台湾大选或其他集会上可以看到,演讲者在用普通话演讲过程中,经常夹杂闽南话,以此提高语气语调,表述更为明确的意思,可见闽南话在台湾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台湾原住民极少,大约只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二。目前在台湾社会,一般将1945年前去台的大陆人称为“本省人”,随国民党去台的人称为“外省人”。这也正是民进党挑起种族矛盾的社会基础。

其实就是民进党的大佬,祖籍也大多是闽南地区,但是由于祖上更早期移居台湾,因此他们就一直以“本省人”自居。但不管是1945年前还是1945年后到台湾的闽南人,根都在闽南。可以说,绝大多数台湾人实际上就是闽南人,他们身上流着闽南人的血液,继承了闽南地区的文化风俗,保持着闽南人的生活习惯,他们的思维方式本质上就是闽南人的思维方式。因此,两岸对话需要以闽南人的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述方式。

闽南人的性格决定了闽南人的思维方式。由于闽南地处东南沿海,背山面海,特殊的地理位置,闽南人面对复杂而严酷的生存环境,必须团结合作,方能从自然界获取生活与生产资料,这样的生存状态,形成了闽南人比较复杂的性格,比如彪悍、豪爽、仗义、乐施、敢拼、团结、吃苦、耐劳,同时也具有势利、排外、狡诈、图利等特征。这些混合特征不可避免地也是台湾人的性格特征。这在两岸这些年的对峙与和解中都有所体现。比如民进党,无论是阿扁还是小英,上台时主张“主权”,谋求“独立”,但面对国际社会大环境,以及大陆的强硬态度及对策,民进党虽然浑身“力量”,但始终不敢有实质性的行动,只能放放屁过过嘴瘾,显示一下姿态,刷刷存在感。

台湾人与闽南人,无论是处事方式,还是行为习惯都极为相似,有时一句闽南俗语,一句土话,都能使双方知明彼此,矛盾化解,甚至貌似骂人的话,都能拉近距离。

因此,处理两岸关系,需要用闽南人的思维方式,熟悉闽南人的行为习惯。在对台工作部门,最好由闽南人或曾长期在闽南地区工作的人主导。其次,对台部门工作人员要熟悉闽南的文化,闽南人的性格,要懂得闽南话,闽南话有时候是表达闽南人感情习惯的最好语言。再次,要确实充分发挥福建省特别是闽南地区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作用,给予闽南地区更多灵活的政策措施,以民间推动官方,以官方带动民间的良好互动。

俗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大约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