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记者手记】天凉了,加一件厚衣服

今年3月1日,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煤炭钢铁去产能涉及180万职工,分流安置明确转岗等4种渠道。

4月19日,本报刊文报道人社部等7部门印发了《关于在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过程中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的意见》,记者采访发现,职工最忧心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等切身利益问题。

10月20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前三季度,钢铁和煤炭去产能已经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的80%以上。

数字很喜人。但人们更关注关心这些措施、数字背后的每一个具体而鲜活的人到底过得怎样?

同处山沟里,瑞能煤业这家年产能只有60万吨的小型老矿,和20公里之外的二号煤矿相比,一个是“垂垂老者”,一个是“虎虎生威的青年”。通过改造和新的资源划拨,瑞能即将获得新生,但并不先进的生产能力负担不起这么多职工。可许多人已经为企业工作20多年,青春挥洒在煤矿。采访时,20多个采访对象,从领导到矿工,无一不眼圈红红,他们早已经和这家企业血肉相连。

“死也死在一起,”尽管壮烈,但不现实。

在老矿工张飞林家里,还有妻子和4个孩子等着他养家。当企业“满城风雨”之时,他最忧心的是还有没有班可以上,52岁的他,挖了一辈子煤,别的几乎什么都不会,一旦下岗,妻子没有工作,家里无疑会马上“断粮”。

谁都知道,职工要和企业抱团取暖。可是,减员增效和保障人人有岗位在操作中是矛盾的。

干部可以去当工人,工人可以去当“包工队”。解决矛盾的办法不是没有,可需要每个人都要“壮士断腕、刮骨疗伤”。

有点出乎记者的想象,几个月里,这家老煤矿,就迅速地完成了分流转岗职工安置。党委书记张剑令的一句话让在场职工都默默点头:“企业没了,职工的饭碗也就没了,所有人都得面对这个现实。”一位企业安保人员安慰妻子,“我现在钱虽然少了点,但好消息是还有岗位。”

煤矿处在陕西延安山区里,采访期间正值霜降节气,这是秋天的尾巴,也是冷暖交替的时节。

山上的草木是深秋的五彩颜色,小镇日出更晚日落更早,早晨呼吸时嘴里吐出白气,的确更冷了,在这个深秋,有些事情或许让我们感到逼近的寒意,对此,有人逐渐冷却,有人却准备好了衣服,不畏严寒。

一句安慰,一种安排,一事贴心,能够提供温暖,最终肯定还要靠自己奋斗,因为奋斗让人感觉到像柜子里存好了厚衣服一样可靠。

深秋的店头,我预感,未来会有一个暖冬的故事,我希望,这个故事在已经完成去产能的企业,都能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