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阙塞

史万森

高阙塞遗址位于现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那仁宝力格苏木那仁乌博尔嘎查,在乌拉山与狼山之间的缺口前一个紧扼山口的高坡上,东侧是达巴图沟,西侧是查干沟。从遗迹看高阙塞由两部分构成。

北城略成方形,边长约40米,城墙系用较大鹅卵石垒砌而成。南城为长方形,东西长64米,南北宽48米,城墙较窄,曾出土汉代的铁釜、铁甲片和箭头等遗物。南北两城的建筑风格明显不同,可见并非同时代一次修筑。有专家推断,古城北侧方形小城为赵武灵王所筑之高阙,而南城应是汉代沿用时扩筑的城池。

这也基本符合历史的事实。阴山是古代抗拒匈奴的屏障。司马迁最早比较全面记述了匈奴的早期历史。战国形成之时,燕、赵、秦“三国边于匈奴”,“(秦)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而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长城边塞其实只能起一时之用,大多时还需要兵强马壮配合。匈奴是游牧民族,生产力水平低下,靠放牧打猎为生,遇到天灾人祸危及生存时,必然要南下,寻找食物。而阴山的树木可以为匈奴军队提供弓矢,也可以用来造车与穹庐。所以阴山是匈奴必争之地。高阙塞这种边防要塞不时易主也再正常不过。

《史记》载,“赵将李牧时,匈奴不敢入赵边”,言外之意是,赵将不是李牧时,匈奴常常入赵边。“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可见,此时高阙塞早失,匈奴渡过黄河,占领了河南地。始皇帝也只是因河设防,阴山仍在匈奴人的手中。

强秦短命,楚汉相争,匈奴的冒顿射杀其父头曼单于自立。冒顿东破东胡,西击走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全部收复了被蒙恬夺走的地盘,又进入了长城以南,到了朝那(今宁夏固原东南)、肤施(今陕西榆林南),同时出兵侵掠燕、代(郡治在今河北蔚县东北)。后来,匈奴兵临晋阳城下,高祖刘邦亲自将兵北击匈奴,结果中了冒顿之计,白登被围七日。据说还是陈平使间厚遗冒顿的阏氏才得以脱身,简直狼狈不堪,颜面尽失。

汉匈之势到了武帝时才有改观。大将军卫青曾将六将军,十余万人,出朔方、高阙击胡。右贤王以为汉兵不能至,饮酒醉。汉兵出塞六七百里,夜围右贤王。右贤王大惊,脱身逃走,诸精骑往往随后去。汉得右贤王众男女万五千人,裨小王十余人。骄纵的匈奴受到了一次大的教训。再后来,匈奴分裂成南北两部,南匈奴内附汉朝,北匈奴远遁幕北。

《汉书·匈奴传》引郎中侯应话:“至孝武世,出师征伐,斥夺此地(指阴山),攘之于幕北,建塞徼,起亭隧,筑外城,设屯戌,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幕北地平,少草木,多大沙,匈奴来寇,少所蔽隐,从塞以南,径深山谷,往来差南,边长老言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这里所说的“建塞徼,起亭隧,筑外城,设屯守”正与专家所言高阙塞南城为汉所扩建相印证。

知情人告诉我,高阙塞现在一家牧民承包的草场里。这两个倾圮的石围子多年来一直被该户牧民用来当羊圈使用,后来文物单位考古发现这竟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高阙塞,于是才设置围栏把它保护起来。保护的标志在坡上围栏口,而在公路边,更明显的标志则是高阙塞牧民旅游点。塞下建起的几个蒙古包已经接待客人。

(原标题:高阙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