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仅靠“舆情读本”,接受的信息不完整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新媒体专电(记者谢佼)11月2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仅靠“舆情读本”,接受信息是不完整的》的评论。评论指出,现在各级领导干部,都特别重视舆情。舆情牵涉着辖区的社会稳定,牵涉着自己头顶的官帽,领导干部们都会打起十二分精神予以关注。有地方宣传部门的朋友说:“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天天都在扫舆情!”有的部门还专门制定考核办法并责任到人,要求辖区内大大小小舆情,一个不漏报给领导。

从某种程度上说,重视舆情意味着重视群众的诉求表达,这对于官员来说当然是作风上的一大进步。但是,有的官员在做到这一点之后,就容易犯糊涂。

误区之一,是把删帖当作重视舆情的手段,处理问题简单化。最常见的是,没有把群众反映的内容当作问题主体,而是听不得负面意见,把群众反映问题这一形式当作了问题,实属本末倒置。而且不少基层领导干部习惯于把“解决问题”的主要责任摊派给宣传和网信部门,这看起来是“专业对口”,实则是回避群众呼声的懒政。

互联网就是一个没有边际的海洋,不去解决问题的根源,而试图用删帖实现耳根清净,删得完吗?删再多的帖,矛盾依然存在,而且还可能发酵,酿成更大问题。在个别案例中,还有基层干部对上网发帖的群众进行打击报复,这更容易激化矛盾,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这种做法,不但不是“用好网”,反而是将“拖、躲、恶”的衙门习气扩散到网上。

误区之二,是把舆情读本当作舆情工作的全部,接受信息不完整。有的地方领导工作繁忙,自己没有时间上网接触舆情,就借助于外力,有的订阅一些单位专门编写的“舆情读本”,有的安排宣传部门采集“舆情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推动了信息报送,具有积极的一面;但另一方面,这些舆情都是经过选择、编辑而成的,不是第一手信息,与群众自发的语言有差别。在选择和整理舆情的过程中,不排除有工作人员因价值判断、个人好恶等,对事实会有所疏漏,仅凭这些信息,容易影响研判。

中央提倡各级干部要努力学习网络知识,要善于运用网络来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目的不在于新增一两个读本,而在于要让各级干部真正接受互联网时代的洗礼,在知识构成、解决手段上融会贯通,形成系统化的观念,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新要求,才能在语态、节奏上和人民群众保持一致,说的话群众才会听。这样的要求,仅靠增加读本是办不到的,必须自己亲自到网上去“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

误区之三,是把管控舆情当作上网工作的全部,影响工作全面性。管控舆情只处在舆情工作中的浅层次,它无法完成代替“上网”工作的全面性。推进工作、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如何发现问题、剖析矛盾,进而解决困难、化解矛盾。从系统的角度,需要各级干部不断借助网络获得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新渠道,综合历史、环境、空间、经济、社会等多方面考量,对矛盾的形成进行总体把握,才能合理解决现实问题。

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级干部不应该止步于基本功,更应该学习互联网思维,通过流程再造、程序优化等,改进为民服务的体制机制,建立新的为民服务评价标准。这些工作才是真正纾解百姓怨气、化解群众矛盾的良方。

“学好网、用好网、借助网络推动工作”只是手段,“让群众满意”才是各级政府工作的终极目标,这一点需时刻牢记。认清这一点,才能让各级干部在新技术的变革更迭中保持清醒头脑,避免误区,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

(原标题:仅靠“舆情读本”,接受的信息不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