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建立“网络直播”信用体系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在线音乐平台网络主播燕子。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新华社天津11月8日新媒体专电(记者王垚、李鲲)“直播吃饭,月入过万。”互联网直播近年来在中国走红,众多普通网民通过各个直播平台成为月入过万元的主播。“粉丝经济”也由起初的明星、名人,拓展到普通大众。

在业态繁荣发展的同时,一些平台主播以不雅、低俗内容搏眼球的行为也时有发生,对互联网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近日,中国国家网信办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对禁止传播色情、暴力等违法违规信息、规范新闻信息直播、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作出具体要求。

业内专家表示,这一举措将促进正在兴起的“网络直播”行业健康发展。

23岁的小爽(化名)是天津的一名在校学生,面庞清瘦,性格开朗。她几乎每天都要拿出2至3小时坐在电脑前“直播”,现已是国内某知名互联网直播平台主播的她,拥有粉丝数量接近10万。

  河北73岁老人李开显直播唱歌。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直播时,小爽坐在台式电脑前,说着自己最近的经历,聊着粉丝们提出的话题。在聊天页面,记者不时地看到有“火箭”“汽车”“鲜花”等礼物飞出,而每个礼物都需要用人民币充值购买。

“火箭最贵,一个1888元,汽车好像是100多元,游艇几百元。”小爽说,这些礼物决定着她本次直播的收入,也直接关系到她在网络上的人气。

小爽告诉记者,她有时候也唱唱歌,有的主播还会跳跳舞。她开始直播以来,月收入三四万元是很平常的事,而她所在的平台,有的大主播月收入可以达到上百万元。

主播的高收入来自粉丝的钱,其背后存在不少隐忧。在观看直播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常有送礼品的粉丝对主播提出“不雅”要求,有些主播还靠聊“荤段子”来赚钱。

据了解,目前小爽所在平台已经出台了直播业务表演者管理规定,并划分了几类严重违规行为和处理办法。

愿意送礼的粉丝们与主播的关系很微妙。小爽说,“土豪”粉丝是需要维护的,谁都不想离开“金主”,但线上的联系转入下线,就比较复杂,有时主播会遭到一些骚扰。

  网络游戏主播选手安德罗妮。新华社记者李文摄

互联网直播平台打“擦边球”等乱象对良心主播们的生存空间是一种不正当挤压,同时也破坏了互联网环境生态。

《规定》发布后,许多直播平台纷纷在官方微博上发布声明,表示将坚决支持和执行。小爽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许多直播平台都加强了自我审查和监管。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规定》要求互联网直播服务使用者实名制、互联网直播发布者信用等级管理体系和“黑名单”制度的建立将有效防止不良直播的泛滥。

“现在许多平台对知名主播不敢管、不能管,因为害怕管得严造成这些主播跳槽到别的平台,有了信用体系和黑名单制度,主播一旦违法违规将无法继续从事这个行业,这将有效防止主播要挟直播平台,让平台和监管部门得以共同加强监管。”朱巍说,实名制的推进还加强了对用户言行的约束。

《规定》同时要求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和互联网直播发布者在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时,都应当依法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并设立总编辑。

南开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刘运峰说,互联网降低了信息传播的门槛,但任何一个健康社会的新闻信息传播都不应该是无序的,平台设立总编辑,有利于控制不良信息的传播,符合传播学中著名的“把关人理论”,有益于互联网直播健康发展。

(原标题:中国建立“网络直播”信用体系促进行业良性发展)